对市政固体废弃物在填埋前的机械——生物前处理

来源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smit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政固体废弃物中有很大一部分垃圾是可以生物降解的。在多数情况下,市政垃圾废弃物都是没有经过任何预处理就直接被倾倒在空地或是进行垃圾填埋,这样沥出液和填埋废气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生态危害。对市政废弃物在填埋前进行机械——生物前处理可以有效的分离出惰性原料并且使废弃物均质化。此外还能产生显著的积极效果。使用生物处理作为一个烘干步骤,就会大量的减少和优化在后续焚烧过程中的废弃物的含水量。在填埋前,热力学的、机械的和生物学的前处理一般都是相结合的。调节垃圾填埋的前处理技术是伴随在填埋过程中的生物学和物理化学过程。 本论文详细的讨论了对市政固体废弃物的机械生物前处理,并且把经过前处理和未结果前处理后垃圾填埋所生产的废气、沥出液质量和湿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经过前处理的废弃物填埋后产生的沥出液和填埋废气的质量和数量有明显的变化——沥出液、填埋废气和垃圾体积大量减少。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末以来,有关中国税制改革的呼声就一直不断。目前,不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相关部门,已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即中国进行新一轮大规模税制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本文在分析中国现行税制存在问题、评析税制改革理论,以及国外税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税制进一步优化和改革的基本设想。
衍生性金融商品就像变形虫一般变化多端,引起的课税问题从未间断,包括从事国外与国内的期货交易课税不同,不同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课税方式各不相同,公债之现货与期货课税又不相同等。而晚近因发行认购(售)权证产生的损失不能在所得税中追溯抵扣与技术作价入股课税等,更是引起轩然大波,本文就台湾的期货课税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原则和任务,这对完善我国税收体系和制度,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这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来实现税改的公平与效率目标?本文拟对以上问题做出回答。
在全球,对于海洋的环境保护都是一个很重要问题。已经知道并且广泛讨论了很多导致海洋污染的原因。例如:石油有意或意外的泄漏、被居民或工厂污染了的河水、失事船舶、海船的非法排放、红潮等等,它们都造成海洋环境的恶化。根据日本海洋局的数据,在日本的海洋范围内,1996年的污染物数量为754,2003年为571。其中主要有三类污染物:石油、工业排放物和红潮。它们在1996年的污染数量分别为370、294和90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循环经济和型煤的概念和发展情况。对比了型煤代替粗煤燃烧后所取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阐述了型煤和能源循环经济的关系。并对于型煤和循环经济方面的国家政策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本文介绍了“有效益的环境管理”这种新的管理模式的基本原理与构成,培训的方法与实施效果。通过案例分析证实,实行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企业人员自身的环境意识,从生产的全过程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综合评价污染源的环境经济属性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分配的主要依据,结合地区特点研究科学合理的污染源综合评价方法,已成为当前污染源管理的一个研究热点。现有污染源评价方法有很多,但均为线性方程,由于环境、经济、社会指标间相互关系非常复杂,既存在多重共线性,又存在非线性关系,这使得现有方法在对污染源进行环境经济属性综合评价时难以周全。以深圳市为例,首次引入人工神经网络(ANN)对工业行业污染源进行综合评
地球表面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生物质资源,年间生产总量在1400-1800亿吨,是人类衣食住行的重要物质源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也都是远古时期埋藏在地表深处的生物质演变而成的。全球生物质生产每年所储存的能量,相当于当今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目前作为能源开发利用的部分尚不到总量的1%,绝大多数未加以开发利用的生物质,通过自然腐烂分解过程释放碳素和能量重返大气与自然界中。生物质资源,不仅
本文主要介绍第三代垃圾变能源的技术——“热分选煤气化(ThermoSelect)”技术,是一个完全无污染的、百分之百资源回收的垃圾处理系统,符合循环经济的原则。为了遏制空气中二恶英生成的主要源头,据说在2002年3月召开的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委员们大声疾呼,应停止建设垃圾焚烧炉:上海市人大会议上对上海浦东、浦西建焚烧炉争议很大:广州市建焚烧炉遭到大坦沙等当地居民抵制而五易厂址。国人对二恶英的危害是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目标,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接着指出目前各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论述在循环经济社会的建设中,应该充分重视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循环经济体系,使区域内外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同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