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抑郁、焦虑、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等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了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300名重刑服刑人员和500名轻刑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重、轻刑服刑人员在抑郁、消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上差异显著;(2)服刑人员的抑郁与焦虑情绪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分别呈显著负相关;(3)服刑人员的应对方式与常模组有显著差异;积极应对方式与焦虑和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在学历、刑期、服刑时间、年龄这些客观变量上差异显著。结论:提高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其应付方式,增进社会支持,将有助于服刑人员的狱中改造,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取问卷法,选取武汉市两所中学445名学生为被试,考察中学生个体成就目标定向、课堂目标结构与学业求助、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个体目标定向、课堂目标结构和学业求助、生活满意度都存在显著相关;(2)与高一学生相比,高二学生的掌握-接近定向和成绩-接近定向水平有所下降,课堂掌握目标结构水平有所下降,课堂成绩目标结构水平上升;(3)与重点中学相比,普通中学学生的成绩-回避定向和课堂成绩目
本研究通过对37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研究了成就目标定向、自我价值保护策略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结果表明:(1)成就目标定向三种类型对于学业求助的影响模式是不一样的,其中,掌握目标定向、成绩接近目标定向正向预测工具性求助,而成绩回避定向学生则更多采用回避求助,也体会到更多来自同学的求助代价;(2)自我价值保护策略区分为三种,即防御性期望、反思性思考、自我妨碍策略,均正向预测消极的学业求助,即过多采用
Koriat等人2002年在对多轮次学习判断准确性的研究中提出练习伴随低估(underconfidence with prac tice,UWP)效应.Finn和Metcalfe 2007年使用MPT假说解释UWP效应.该假说认为学习者对过去测验记忆的启发式导致了即刻学习判断中UWP效应的产生.同时,MPT假说认为UWP效应在延迟学习判断中不存在,因为在延迟学习判断中,有更可靠的信息作为线索,人们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说谎的可接受度。本研究通过自编说谎故事考察谎言、人际关系类型及判断立场对说谎可接受度的影响,并结合卡特尔16PF及自编的诚实问卷对说谎的可接受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谎言、人际关系类型和判断立场对说谎可接受度的影响主效应显著。利他、利己不损人和利己损人的谎言可接受度依次由高到低;恋人间的谎言可接受度显著低于好朋友间和认识的人之间的谎言的可接受度;旁观、说谎、被欺骗者的立场对谎言
目的:掌握火炮试验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组织影响因素,提出干预对策,提高参试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结构访谈的方法,对参试人员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火炮试验参试人员较非参试人员应激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低。常见的心理问题是躯体化、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等。消极应对方式降低心理健康水平;主观社会支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组织内部民主型的管理模式、和睦安宁的
园艺治疗(Horticulture Therapy)是使用植物、园艺活动和花园设施来促进参与者身体、情绪、认知和社会行为方面的健康。在19世纪50年代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建立第一个工作坊,1973年美国园艺治疗协会(The American Horticultural Therapy Association,AHTA)成立。园艺治疗需要拥有园艺与心理治疗方面的知识背景的园艺治疗师与特定的软硬件环境
会议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担负着患者的主要生活照顾者、密切接触者和经济负担者等多种重要角色,面对着亲人患病这样一个重大的应激性生活事件,致使患者家属需要承受严重的照顾负担。研究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照顾负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闯入记忆是对事件的不知不觉的、完全自发的无意识回忆,是很多心理障碍的共同特征.已有大量研究对创伤后加工与闯入记忆的关系进行考察,但对创伤事件的言语加工能否减少闯入,尚存在分歧.有研究指出,事件加工模式和视角会影响闯入记忆,但目前尚缺乏对两者的独立考察.本研究采用创伤电影范式,考察有无言语叙述、言语叙述的情绪聚焦和视角对闯入记忆的影响.183名大学生在观看一段道路交通事故影片后,完成言语叙述任务和颜
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与自我缺损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我参照过程作为自我相关过程的基本部分,能够帮助进一步了解自我和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2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2名健康对照完成了自我参照效应测试。测试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无意识的编码过程,然后有一个突然的再认测验,并进行R/K(记得/知道)判断。
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探讨当生活事件之间的情感强度存在差异时,个体的情感反应和行为选择。结果发现,无论在正性还是负性生活事件中,当生活事件的特点不同时,个体的加工方式也不同,表现在个体的情感反应和行为选择上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当生活事件的类别不同时,个体对不同情感强度的生活事件的加工不同:当生活事件为同类时,个体的加工表现为累加效应,符合行为/经济理论的解释;当生活事件为异类时,个体的加工表现为平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