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视域下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o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有序促进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现阶段国民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时区,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稳步推进,高校体育场馆作为准公共产品,为我国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面向社会大众开放,与社会大众共享我国体育发展成果,服务于全民健身活动,缓解了公共体育设施资源不足的窘迫局面。然而,当前国民体育健身锻炼需求日益增加与体育场馆数量相对不足的矛盾依旧突出,尤其是在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因此,高校体育场馆应以新共享经济为依据;以体现公益,服务大众为理念;以转方式、促转型为办法;以增健康、强体质为落脚点;逐步形成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共享新局面。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研读国内外有关体育场馆、体育场馆管理以及相关的体育产业著作及相关政策,并通过中国知网、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获取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与研究成果,全面了解本课题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为本研究的论证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2.访谈法:走访长春市高校体育场馆负责人、相关专家学者,了解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利用情况,通过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研究结果: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对策:1.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三位一体",形成多元治理体系;首先,政府要在政策方针的落实、执行、反馈中进行宏观把握,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对体育场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此同时,引进优秀的体育场馆管理团队与管理经验,以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从而逐步推动提高场馆的市场竞争力。其次,重视公益性非盈利社会组织在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作用,社会组织可以有效弥补政府与市场的缺陷。最后,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要形成"三位一体"的耦合联动机制: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中,以政府为宏观把手,以市场为资源导向,以社会组织为补充机制,在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对外开放中,既可以做到权责明确,工作分工;又可以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从而有效开展场馆的对外开放。2.创新场馆运营模式,引入有效管理方式;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想要更贴合现代场馆发展格局,就必须摆脱政府"缠足式"运营理念与模式。社会资本与政府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社会资本作为市场经济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在场馆的运营中承担场馆设计、改造、翻新、维护等具体的工作,投入资金、人力、管理经验等,并通过营销获得消费者,也可通过举办赛事、场地租赁等收取服务性费用。在此过程中,社会资本为场馆的运营注入新鲜血液,市场活力充足,提高了场馆对外开放的水平,增强了场馆盈利的能力和主动性。政府部门所要负责的是通过场馆的外租、委托管理运营,获得资金回报,再通过此项资金购买场馆的公共服务业务,向社会大众提供场馆资源的公益性服务,并保证对场馆的公益性及向体育消费者提供的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质量监管。3.制定安全管理办法,增加场馆保险机制;首先,是对场馆器材、场地、安全设施的安全评估,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修缮。在此阶段,企业承担具体的安全整改工作,而政府部门要对场馆的安全工作进行考察评估,形成高校体育场馆安全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场馆设施的安全可靠。其次,场馆管理部门要建立场馆意外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对于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要有准备性的应急处置,并且做到处置方式科学的当,避免锻炼者二次受伤。同时,政府要对伤害事故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赔偿主体转嫁于保险企业,保险的赔偿机制遍布于高校体育场馆。4.突出场馆公益属性,建立场馆运营补偿机制;一方面,可以通过体育场馆设施等资源免费地向公众开放,提供优质化的体育服务与公益行动,培植社会大众对场馆服务的认同感和依赖感,拓实体育场馆的群众基础,提高场馆的社会声誉度,并以此为契机,开发体育场馆的衍生商业价值。另一方面,高校体育场馆拥有良好经济效益又会促进其社会公益性的开展内容与层次。经济效益良好的场馆能够带来优质的体育赛事、多元化的文体娱乐活动、以及全新的城市生活圈,这不仅能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健身锻炼生活,还能极大的提高城市与体育文化的认同感。研究结论:新时代,社会大众对于运动健康的场地需求从追求场馆设备的弹性需求,逐渐演变为对体育健身锻炼场地的刚性需求。同时,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体育场馆要面向社会大众开放,必须利用好自身政策、人才、设备等资源优势,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与水平,拓宽开放资源与项目,夯实开放品质与服务。高校以共享理念为指引,落实好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工作部署,创新好体育场馆管理运营体制机制,协调好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的工作职能,优化人员、队伍结构,革新管理经验、办法,以新姿态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体育强国的建设。
其他文献
<正>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三农”发展路子走下去,充分发挥“千万工程”龙头作用,持续擦亮浙江“三农”金名片,努力以浙江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为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局多做贡献近年来,浙江以“千万工程”龙头牵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期刊
<正>“立德树人”是各个教育阶段的最终目标。学前教育阶段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期,构建科学合理的幼儿园课程教学体系,能够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以课程体系构建作为研究出发点,分析如何创新课程体系设置,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一、立德树人导向下幼儿园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一)贴合实际生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德育教育课程资源需要与幼儿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立德树人要
期刊
<正>作为佛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音乐,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历程。从古印度传入的佛教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国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音乐文化体系。中国佛教音乐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田青:《中国佛教音乐漫谈》)这些阶段反映了在不同时期佛教音乐中国化的特点,其经验足以为今天的佛教中国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全过程是着力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正定县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研究正定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以及多元共治机制等改善人居环境治理的实践路径,为县域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藕粉的加工方法成春到把藕加工成藕粉,不仅能避免藕因长期存放而烂坏,而且可使其增值,提高经济效益。藕粉的加工方法:(1)净料制作普通的藕粉,只需用清洁的水,将藕刷洗干净,将藕须剪掉即可。制作高质量的藕粉,还要将藕节切除。如果藕皮是黄褐色的,还要将藕皮刮...
期刊
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居特色的丰富的官德思想学习运用中国古代官德思想,考察中国古代官德建设,可以以史为鉴,推进当前的政德建设。
科学的“现实的人”的发现铸就了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一场辉煌革命,由此诞生的唯物史观奠定了马克思哲学科学性与真理性的理论基石。但无疑,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与完善,都不是一蹴可就的。在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唤醒之路中,一方面,其内含着深厚的传统西方哲学理论渊源;另一方面,又是对自身哲学理论的不断超越,其中彰显出从“原子本质”到“类本质”再到“关系本质”的探索历程,并最终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成就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