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混合冷剂液化系统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来源 :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 (第九届)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LNG工厂采用的工艺基本相同,分为预处理单元脱除酸气、水和汞,液化单元采用冷剂压缩机和冷箱对干燥气进行液化,最后通过自压力输送至储罐由潜液泵增压后装车外运.液化单元是整个LNG生产加工的核心单元,亦是重点能耗单元,冷剂压缩机能耗占加工总能耗80%以上,日耗电50万度左右.基于安塞LNG工厂是国内第一座大型LNG液化工厂,通过在运行中不断摸索总结,对冷剂压缩机、冷箱常见问题处理方法进行总结,本文给出了实际运行过程中冷箱常见问题处理及如何在保证冷剂压缩机安全运行前提下进行节能降耗工作.
其他文献
本文以快速式燃气热水器为研究对象,对烟气侧肋片结构对换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选取烟气从下往上流动的一个通道建立单肋片,双排水管的三维物理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烟气部分通过对不锈钢板片进行简化,对烟气成分物性参数拟合确保准确性,进行不同工况及不同肋片角度、宽度及高度的模拟分析.目的是节约能源与强化传热,计算肋片不同角度、不同高度及不同宽度对换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肋片角
针对目前市场上家用燃气灶具普遍采用的钢化玻璃面板热应力和温升的问题,利用workbench软件对典型钢化玻璃面板的温度和热应力分布进行了仿真模拟.对比分析了相同工况下,不同盛液盘形状和面积对面板表面温度和热应力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盛液盘面积一定时,方形盛液盘较圆形,玻璃面板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提高,盛液盘的整体温度降低,面板在X和Y方向所受的最大拉应力以及最大主应力减小;盛液盘形状一致面积不同时
本文借助ANSYS FLUENT流体仿真软件,针对家用大气式燃烧器的引射管,对一次空气分别采用自然引射和机械鼓风两种方式下,进行“一次空气-燃气”混合气体在引射管内的混合均匀度进行数值模拟及分析.结果表明,机械鼓风的方式相较于自然引射可大大缩短混合气体的掺混路径,且孔径较小的鼓风孔,及带一定角度的斜鼓风孔均有利于提高混合气体的掺混速度,该结论可为后续鼓风燃烧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主要对置于家用燃气灶燃烧器上的NTC温控探头,检测锅具的锅底温度,并分析锅内食物的烹饪状态和判断锅具是否发生干烧,最终实现防止锅具干烧的研究.
针对从造纸污水中用喷雾干燥制取木质素问题,在燃气燃烧产生烟气直接喷雾干燥的常规方案基础上,提出了燃气制取热空气与循环烟气混合干燥、混合干燥与间接干燥相结合的两段干燥两种工艺方案.目的是节约能源与减少粉尘排放,计算三种干燥方案中某一参数在不同取值情况下相对应的耗气量,分析研究过剩空气系数(α)、烟气进出口温度(tw1、tw2)、补充空气量(G0)、补充空气相对湿度对燃气消耗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直
燃气发电机组的排烟温度较高,烟气中含有较多的余热未被利用,发电机组的热损失较大.目前大多数燃气发电机组虽已安装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但余热回收效果不理想,排烟温度仍然较高.本文结合燃气发电机组余热回收的各种方式,提出了烟气余热利用的最佳方案,对提高燃气发电机组效率的提高、和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熔盐作为相变储能材料因为其工作温度范围宽、饱和蒸汽压力低、成本低、密度大、载度低、热稳定性好、与多数金属兼容性好等诸多有点,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建筑节能、航天技术、工业废热余热回收利用以及电力上的“移峰填谷”等领域中.但在各种形式的参考文献中,对于熔盐的热导率的测量方法以及从微观角度对熔盐的导热机理的探究很少.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准确的测量方法就非常有意义了.通过阐述水流量平板法导热系数
本文采用了利用一部分炉外循环来的烟气供给燃烧室的方案进行数值模拟来解决NOx排放偏高的问题,循环烟气的供给分为两种方案:一种是与空气均匀混合;一种是非均匀混合,通过烟气分配腔直接喷入燃烧室.对NOx的生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在结构优化方面,作者对燃烧室的直径进行研究,确定的其最佳的结构尺寸,最大限度结合了实际并减少了NOx的排放.
随着国家政策调整,燃气需求剧增,管网规模日益庞大,如何增加燃气安全系数,降低企业成本成为燃气行业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阐述智慧燃气系统平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长距离输油气管道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主要运输工具,运输的介质是易燃、易爆物质,加之管道途径地区地域广阔、地质条件和社会条件复杂多变,因此管道安全管理是个复杂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基于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通过GIS技术手段,实现内检测数据的统一管理及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基于APDM数据模型实现内检测数据与地理空间坐标的双向校准与入库,实现内检测数据的GIS分析与展示,实现同一管段不同时间、不同检测成果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