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西部表层沉积孢粉分布规律及成因研究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09百年庆典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a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南黄海西部沿海表层沉积孢粉的分析,总结了该海区的孢粉分布规律及成因。结果表明,(1)该区自南向北根据孢粉浓度可以分为四个区:Ⅰ:长江入海口北孢粉浓度高值区:松—蒿属—壳斗科—藜科—禾本科—桦木科孢粉区,Ⅱ:辐射沙洲孢粉浓度低值区:松—藜、蒿—壳斗科—禾本科—桦木科孢粉区,Ⅲ:斗龙岗—连云港孢粉浓度高值区:蒿、藜—松—蔷薇科—壳斗科—十字花科孢粉区,Ⅳ:海州湾孢粉浓度低值区:松—蒿、藜—蔷薇科—十字花科—胡桃科孢粉区;(2)辐射沙洲有两条孢粉浓度高值带,是沙洲南北沉积物源差异以及海底微地貌共同作用形成的;(3)海州湾的松花粉浓度最高,其浓度等值线与胶东半岛平行,并据松林分布,推断该区松花粉主要来自胶东半岛;(4)斗龙岗口—新沂河口草本植物花粉浓度较高,与陆缘植被相对应,以蒿藜花粉占优势。
其他文献
与地表探地雷达相比,钻孔雷达有若干优势,且应用面广泛。本文介绍钻孔雷达可用于冰川学的研究,可用来确定煤矿采矿区,钻孔雷达还被大量用于水文地质调查中。
本文结合高分影像和LiDAR数据的各自优势,提出融合高分影像和LiDAR数据快速准确的道路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建立适应复杂背景下多参数约束的道路识别模型;②基于于面向对象和多尺度分割技术实现渐进式高分影像震区道路的提取;③根据高分影像的初步分割结果,与激光点云,成的T1N影像进行合成,针对性地获得道路损毁区域的彩色影像,进而通过高程信息差分计算获取道路损毁I程度和类型。实验表明,该方法可
本文结合连霍高速兰考至刘江段改扩建工程,研究路基沉降观测特征,并开展了地震勘探工作,分析了地震波速变化规律和频散特性,探求同一路段地震波速与路基沉降量之间的关系。并以此规律进行预测后期的沉降。
与传统背景噪声成像方法相比,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同时记录人为噪声和自然背景噪声,弥补了单纯背景噪声成像存在的噪声能量太弱和信噪比较低的不足;同时在双源面波法中利用噪声的时间域互相关和空间域自相关方法联合提取相速度频散曲线,如此提取相速度频散曲线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其提取精度,拓展了其探测深度,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浅层速度结构探测方法。
本文通过将常规处理结果与起伏地形面波叠加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后者的分辨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由地形起伏而产生的畸变得到很好的压制,并且反映出更为丰富的细节,因此这种处理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后者也出现了一小部分的异常,而且勘探的深度略有下降,这是由于部分记录道数据采集时效果不理想,只有浅层部分的数据可以使用,因此在叠加时就会影响整体的勘探深度。
本文通过在玉溪盆地东部开展隐伏断层地震勘探的实例系统地介绍了在覆盖层厚度变化大、环境干扰强条件下如何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的技术途径,可对类似工程场址的隐伏断层探测提供借鉴。
柑桔是亚热带重要的常绿经济果树,在诸多外界环境条件中,气候条件对柑桔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是限制柑桔地理分布范围的主要因子。本文应用生态适宜度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柑桔气候适宜度模型,对中国亚热带地区柑桔生产的气候适宜性及其时空差异进行了计算、评价。
本文以某矿山胶带输送隧道的工程地质勘查任务为背景,重点研究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氡气测量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在查明隧道区域不良地质构造的分布及覆盖层厚度时的应用效果。
利用1996-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4个大城市的地面观测资料和空气污染指数对气温指标(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云量、太阳辐射、空气污染指数的周循环特征进行分析。
土壤有机碳矿化是指土壤有机碳分解释放CO2的过程,是土壤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之一。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是土壤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量和矿化速率受到土壤理化性质、农业耕作措施和环境因子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键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