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类聚》与中国赋学(提纲)

来源 :先秦两汉文学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123lk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欧阳询所编之《艺文类聚》是一部著名的类书,该书载录先唐赋作竟达894篇,比《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和《昭明文选》的总和(117篇)还要多得多,今日所见之先唐赋,十之八九藉助此书得以保存,其功至伟,不可不察.此外,出于类书编纂的需要,该书对这些作品按照内容进行了分类,这又对后代赋体文学总集(包括某些大型诗文总集的赋体部分)的编纂有着深远影响.
其他文献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是旅美华文作家周励女士的自传体小说,1992年出版,当时发行160万册,跟《北京人在纽约》一起,轰动了中国内地,先后获得北京《十月》文学奖、首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被誉为新移民文学的开山之作,成为载入文学史册的经典,在出版了25年后的今天,依然得到持续的关注、评论和研究.如2015年,一位“从十一岁开始大量地阅读小说,已经培养了很敏锐的文字判断能力的网红白领写道:“记忆深刻
20世纪50年代,为配合政治上“反攻大陆”的需要,国民党当局全力推行“反共战斗文艺”,明令禁止传播和阅读大陆30年代文学作品.在当局的引导和影响下,出现了以姜贵的《旋风》《重阳》,陈纪滢的《荻村传》,王蓝的《蓝与黑》,司马中原的《荒原》等为代表的“反共战斗文艺”作品.一时间,“战斗文艺”甚嚣尘上,成为50年代台湾文学的主导力量.
旅加华裔作家陈河着眼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安阳考古和古老的殷墟文明,在时间的回溯和空间的流转中,通过非凡的想象演绎了精彩又意味深长的“甲骨时光”.小说通过充满隐喻的互文结构、古今呼应的“有情历史”和天人感应的现代映射,以杨鸣条和贞人大犬这两个文化守夜人为中心,生动呈现了乱世时空中那段曲折的考古经历和古老神秘的殷商文化,表达了作者对那个特殊年代中国考古学者和作为中华文明源头之一的殷商文化的深沉敬意.
移民语境牵动离散词语,透露移民的身体动作、日常生活、文学书写的延异。本文以美国新泽西大学米家路主编的《四海为诗》,探讨当代中国移民诗人如何摆脱“四海为家”有关流浪与寓居的想象,进入以华语为依靠与再现的跨国脉络。这本2014年由北岳文艺出版的诗集,收录23位居住北美的中国诗人的作品,连接着华文文化母国、中国出版市场、北关华人移民,叠合之处折射离散论述的形成,以及在地思考的进行。本文首先分析23位诗人
严歌苓的近作《舞男》,小说的叙事结构已远非是“歪拧”可以涵括,小说“套中套”叙事结构的彼此嵌套、绾合,那个原本应该被套在内层的内套的故事,已经不是与外层的叙事结构构成“歪拧”一说,而是翻转腾挪被扯出小说叙事结构的内层,自始至终与张蓓蓓和杨东的故事平行发展而又互相嵌套,不止是互相牵线撮合——绾,还要水乳交融,在关节处还要盘绕成结——绾合,还要打个结儿为对方提供情节发展的动力;貌似是第一人称“我”(石
会议
洛夫“天涯美学”的本质和灵魂,就是“漂泊”.“天涯美学”,其实质为“漂泊美学”.天涯美学,揭示了生命的存在本真及文学的永恒主题,从而推进了对于文学的更深层的普遍性规律性的认知.洛夫的诗歌创作是其天涯美学的成功实践.洛夫诗歌的天涯美学,表现为强大的生命意识、超常的宇宙意识、古今交汇的现代艺术精神.
六经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通过取义建构起来的经典生产过程,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理想,指导影响着其他先秦甚至汉代文学文本的生产过程。“文学史叙事”应该将这个过程视为叙事的主要内容之一,才能展现先秦文学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在这样的“文学史叙事”中,除了借鉴西方汉汉学的文本生产与文本解释的理论,还要以中国传统文献文化学和文史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文献自身的话语体系和作为主体的生产者的实践加以考察,
汉儒失却“格物”、“致知”本义的关键原因,在于他们失却了这一学说的历史语境。《大学》“格物”、“致知”两个具有生成性关联的环节究竟为何义呢?要准确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坚持以下两点:回归《大学》文本所含的小语境;将《大学》格致观念放到它形成的大的历史语境中来审视。
目前出土文献中所见汉代赋类作品,依照时间顺序为阜阳汉简中赋残片、北大汉简中的《反淫》、银雀山汉墓中的《唐勒》、尹湾汉简中的《神乌赋》.整理研究这些汉赋,大致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印象,即这些赋的内容都可以和传世文本相对照.
《三国演义》开篇云:“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社会生活在分合之间呈现出有序与失序两种状态,对这两种状态,本文用礼与俗来作标记.文学是人类生活的记录,礼与俗是文学要反映的两种社会生活状态.但文学绝不是被动地反映,在社会有序的时代,文学与社会同序.在社会无序的时代,文学内在的秩序会映射到社会生活中,起到引导人心、化育社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