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混合糖浆废水中温两段式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研究

来源 :第十八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5333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有机废弃物的厌氧发酵产甲烷技术已相对成熟,并得到国内外大规模应用。然而普遍的厌氧发酵系统还是依靠经验设计,且未能对整个厌氧发酵过程的运行特性有深入的研究及精准的调控。因此,不能有效解决由于地域气候因素、有机底物性质差异和实施相对稳定管理、调控策略等一系列问题,极大限制了工业化、产业化应用进程,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先进、高效的厌氧发酵工艺。近年来,混合底物共发酵技术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实际上就是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废弃物混合厌氧发酵以达到提高产气效率的处理技术,这种有机废物混合共发酵技术可以解决单一物料营养配比不均及发酵底物有效C、N利用率低的问题,利于促进甲烷产量。此外,混合底物共发酵产沼气技术在大规模工程可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易于一些难处理的有机废物利用及解决地域原料差异分布的限制等。
其他文献
环二鸟苷酸C-di-GMP是微生物中的一种重要的第二信使分子,参与生物膜形成、菌体运动、群体感应等生理活动.C-di-GMP主要由一类含有GGDEF结构域的蛋白质催化合成.固氮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mas stutzeri) A1501基因组中发现了多个含有GGDEF结构域的蛋白质,但是功能不详.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编号为PST1148的基因包含一个GGDEF结构域,与铜绿假单胞菌中已报道的
会议
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新的细胞膜是如何形成的,细胞膜的主要骨架成分脂肪酸分子是如何掺入到细胞膜合成过程的,这些基础理论问题相对于细胞壁的合成机制研究是一个空白,对其机制的研究为开发药物作用新靶点,优化微生物发酵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以模式微生物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其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70%是磷脂酰乙醇胺,有超过15种酶参与了磷脂酰乙醇胺的生物合成.其中每一种酶的功能都被透彻解析,但是这些蛋白在胞内的分布
会议
生物膜是指微生物菌体相互粘附在一起或者附着在一些固体材料的表面,并由胞外多聚物基质对其进行包埋的生存状态.生物膜是微生物对生存环境进行主动性适应的重要方式.有报道表明,在假单胞菌属中Gac/Rsm系统对生物膜形成发挥关键性的调控作用,转录后调控因子RsmA通过抑制胞外多糖合成基因的表达抑制生物膜的形成;非编码RNA RsmZ与RsmA结合并抑制RsmA的活性.固氮施氏假单胞菌A1501是分离自水稻
会议
肠导微生物与人体多项生理功能相关,是中药药效发挥的重要作用者,研究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道乳酸杆菌的影响,可以为其疗效机理提供依据.通过灌胃硫酸庆大霉素和头孢拉定对小鼠进行肠道菌群失调造模,然后灌胃给药七味白术散全量传统汤药和50%量超微汤药对造模小鼠进行治疗,提取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DNA,用乳酸杆菌特异引物对肠道微生物的16S rDNA进行PCR扩增,通过Hha Ⅰ、Rsa Ⅰ、SamⅠ
会议
研究了垃圾填埋反应器土壤中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和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的分布,比较了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两种脱氮工艺中氨氧化古菌和细菌的分布及在不同进水条件下的变化.两种脱氮工艺分别是陈垃圾厌氧脱氮反应器和A3/O3活性污泥脱氮工艺.其中陈垃圾厌氧脱氮反应器是用上海老港填埋场垃圾土壤作填料,通过垃圾
会议
全球环境变化和碳循环研究受到关注,岩溶作用具有碳汇效应。为了弄清土壤微生物在岩溶碳循环及碳汇中的作用,有必要对岩溶流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长江为世界第三大河流,流经我国部分岩溶地区,而目前有关长江流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尚比较少。本文选取长江干流及支流沿岸不同地质生态环境下的10个代表性样地,其中石鼓(SG)、武隆(WL)、宜昌(YC)、仙桃(XT)、大通(DT)、高场(GC)、宜宾(
Acetamiprid is a chloropyridinyl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 that is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al areas and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 worldwide.In the present work,a novel
Given the intensive and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the pesticide,buprofezin,its environmental residues potentially pose a problem;yet little is known about buprofezinskinetic and metabolic behaviors.In
Invasive species can accelerate the succession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heir rhizosphere to facilitate further invasion.Meanwhile,nitrogen(N)is a key factorin determining the outcome of inter
Actinobacteria from special and extreme habitats are of interests as their ability to produce bioactive compounds and diverse ecological functions.To date,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omposition and fun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