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415722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骨肉瘤是原发性骨肿瘤最常见的组织学形态,它从间质细胞系中发展而来,并且生长迅速.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表明,表观遗传变化可能有助于骨肉瘤的恶性转化和进展.表观遗传学概念: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是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在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了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表观遗传现象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基因组印记、母体效应和RNA编辑等.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是两个最主要的表观遗传现象,也是在骨肉瘤中研究最充分的表观遗传机制.这两个进程可以独立地或相互依赖地作用,影响基因的表达和肿瘤的发生.肿瘤发生的经典理论是突变机制,即肿瘤抑制基因(TS)的突变活化.非突变途径使TS基因失去活性的表观遗传现象,对一些肿瘤抑制基因而言,比肿瘤抑制基因突变更为常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保留与切除棘突韧带复合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且拟行后路腰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术中切除棘突及棘上、棘间韧带,并用横联连接两侧椎弓根钉棒。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患者足部皮肤严重毁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VSD引流术治疗足部皮肤严重毁损伤患者36例,术后加强对VSD负压引流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能检测出螺钉背侧穿出的腕管位透视方法,探讨其在桡骨远端骨折掌侧接骨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手术治疗新鲜桡骨远端骨折62例,其中单纯掌侧接骨板固定48例。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病人,PKP术前后术区腰背肌肌电变化,探讨PKP术对改善腰背肌及矢状面平衡的意义.方法:选择21例老年骨松骨折病人,年龄66-75岁,骨折区域T12-L3,涉及骨折椎体数1节15例、2节6例.PKP术前后检测术区腰背肌肌电图,详细记录各节段对应腰背肌的肌电波幅,并将术前和术后肌电波幅做出统计学对比分析.术前术后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片,对比观测矢状位角度变化.术前术
目的:根据急性创伤性下肢动脉血栓与急性创伤性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机制不同,进行早期的鉴别诊断与临床护理。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20名急性创伤性下肢血栓患者的资料,其中10名为创伤性下肢动脉血栓,10名为创伤性下肢静脉血栓。通过对每位患者创伤性血栓早期形成时下肢疼痛程度、活动障碍程度、张力、皮温、皮色、动脉搏动情况进行评分并记录临床护理的方法。其次采用观察法和主观判法进行深度讨论,
目的:探讨一期保留棘突椎板等后方稳定结构的后路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式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对临床26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一期保留棘突椎板等后方稳定结构的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采取病椎上下各2-3个椎节椎弓根螺钉固定,病椎两侧各截取一小段肋骨,推开侧方胸膜等结构造成足够空间,清除椎旁脓液及病椎结核灶,若部分脓液及坏死物质位于椎管内则截除病椎椎弓根,打开侧椎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联合捆绑带内固定的力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3~14岁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6例,采用桡侧入路克氏针+捆绑带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末次随访按照Flynn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法进行总体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改进护理质控模式在护理文书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7月开始,进一步优化护理结构,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改进病区一级质控模式,建立责任护士、质控员、护士长三级质控网络,并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加强护士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化培训;建立科内护理文书缺陷登记本,按照PDCA模式,进行定期分析整改、再学习.抽取2014年7-12月232份、2015年1-6月214份出院病历,从以下7方面比
目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用于治疗脊柱转移瘤,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然而,肿瘤组织对术中椎体内压力及术后骨水泥椎体内分布有重要影响,使得PVP应用于脊柱转移瘤时并发症相对较多。本研究目的为分析脊柱转移瘤模型中椎体成形术前减瘤对椎体内压力和骨水泥分布的影响,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的 本实验利用中药复方左归丸含药血清和鼠神经生长因子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提高神经干细胞转化率,探索脑瘫早期治疗的新途径和补肾益髓中药作用机制.方法 1.本研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鼠MSCs.2.左归丸含药血清和mNGF对鼠MSCs体外诱导分化的影响.诱导分化阶段按照干预因素不同分组如下:对照组,MSCs组,mNGF组和MSCs+mNGF组.3.大鼠脑瘫偏瘫模型制作和行为学评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