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督疗法”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浙江省针灸学会2016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ei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以采用督脉经穴为主针刺疗法和采用任脉经穴为主针刺疗法对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的比较,明确针刺督脉经穴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优势,为临床有效治疗本病提供客观评价和指导. 方法:采用对患者单盲的临床对照研究方法,运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诊断标准、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及疗效评价标准等,观察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65例,脱失5例,最终纳入病例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任脉经穴为主治疗,针刺10次为一疗程,隔日一次,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病例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气血亏虚型证候量表、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方面进行评定,治疗结束后对每方面进行组内、组间比较,所得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颈性眩晕总体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愈显率为76.7%,对照组愈显率为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和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之间评分在治疗2个疗程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在气血亏虚型证候量表的测评中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通督疗法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采用此法后,眩晕症状及其伴随症状和气血亏虚证候以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但由于任脉穴位在改善气血亏虚证候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所以针对气血亏虚证候较甚者,建议让患者取侧卧位,在采用督脉穴位针刺法的同时可配合任脉一些重要的穴位针刺可收到更好的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如何使用ArcCHECK完成tomotherapy的同步性测试.方法 根据AAPM 148号报告,tomotherapy共有三项同步性参数需要测试.第一,机架角度的一致性.将ArcCHECK通过虚拟等中心摆位,使其长轴垂直于旋转平面.照射序列使用25mm的铅门宽度,0.1的pitch,40圈的旋转照射.叶片控制正弦图(sinogram)设置中央两片叶片(第32和33片)于机架投射角度为0
目的: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疗法具有靶区内剂量高,同时周围正常组织受量低的优势,临床上己广泛用于肿瘤局部治疗,但目前除了前列腺癌外,多数应用于复发或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主要目的为缓解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肿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前瞻性收集患者资料,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晚期肿瘤
会议
Objectives:Pain is an unpleasant sensory and emotional feeling accompanying existing, impending or potential tissue damage.For a decade, it has been promoted as the fifth vital sign.According to the W
新辅助放射治疗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首选治疗模式。直肠癌的新辅助放疗不仅可以降低肿瘤的临床分期、提高局部控制率和远期存活率,而且还可以提高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但由于在放疗过程中射线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产生许多的急性、慢性的副反应,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和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旨在总结分析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射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饮食等问题
目的:组织间近距离插植放疗是宫颈癌放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科于2016年5月开展了全国首例3D打印施源器导板辅助组织间插植治疗放疗后复发宫颈肿瘤,本文对该例护理工作进行报告,总结护理经验。材料和方法:对1例放疗后复发的宫颈患者行3D打印模版引导宫颈复发病变插植治疗,治疗前行CT扫描定位、术前计划设计、3D打印模版设计,治疗中按模板引导结合影像验证进行插植,剂量D90 4Gy/f,每周2次,共5次
[目的]评估肺癌病人同步放化疗前后营养风险、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实施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38例同步放化疗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借助NRS2002评估结果,对有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足的病人,实施个体化营养饮食健康教育计划.[结果] 138例病人入院时无营养风险42.5%,有营养风险33.9%,营养不足23.6%.两组第3次评分、治疗后并发症发生与疗程完成情况比较差异有
Background:Studies increasinglyfocus on the impact of radiotherapy on immunity;however, the role of peripheral cellular immunity prior to radiotherapy in cancer patients remains largely unknown.In thi
目的:观察采用捣针配合温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捣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观察治疗前后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关节紊乱指数(CMI)值及整体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的DI、PI、CMI值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2组间治疗后DI、PI、CMI两两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后不同皮肤反应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方法:将7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贴敷后的不同的皮肤反应程度分为皮肤无反应组(24例),皮肤红斑组(30例)和发泡组(25例),分析患者贴敷后局部皮肤反应情况与哮喘生命质量及血清IgE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贴敷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皮肤无反应组83.33%,皮肤红斑组86.57%,发泡组92.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目的:探讨热敏灸与药物、针刺加TDP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通过随机抽取信封分为药物组(30例)、热敏灸组(30例)和针刺+TDP组(30例);药物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热敏灸组采用药物加热敏灸治疗;针刺+TDP组采用药物加针刺及TDP红外线照射治疗.结果:(1)热敏灸组有愈显率为83.33%,与针刺组76.67%比较(P<0.05)(2)治疗前后比较热敏灸组和针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