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盐对薄膜扩展剂在石英砂上的吸附影响

来源 :2005黄山国际表面活性剂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工业表面活性剂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无机盐对薄膜扩展剂(TFSA)在石英砂上的吸附影响。实验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一价正离子、三价正离子无机盐均能使其吸附量增加,二价正离子无机盐能降低其吸附量。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两性离子聚合物处理剂作用机理及盐、钙对处理剂的作用的分析,设计了一种用于抗盐、抗钙的两性离子聚合物:丙烯酰胺一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一丙烯磺酸钠三元共聚物(ADS)。用正交试验设计,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氧化一还原引发体系引发,合成了该聚合物。评价结果表明:这种聚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盐,抗钙性能,对泥浆的流变性没有坏的影响,在具有很强的抑制性的同时还具有强降失水性,具备两性离子聚合物显著的优点。
本研究用聚甲基氢硅氧烷(PHMS)与4-(β-羟基-γ-烯丙氧)丙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MUV-O)反应,合成了二苯甲酮衍生物3-[β-羟基-γ-(3-羟基-4-苯甲酰)苯氧基]丙氧丙基(即UV侧基)聚硅氧烷PUVSi。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NMR、紫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AFM等仪器对产物的结构、性能及膜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合成的二苯甲酮衍生物侧基聚硅氧烷PUVSi,对波长为24
本研究用顺酐和正己醇经酯化形成一定比例的单酯和双酯混和物,然后和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目标产品琥珀酸二正己酯磺酸盐。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酯化反应温度100-150℃,磺化反应温度80-110℃,反应时间为2-6小时,反应物配比为0.90:1-1.2:1(酯:亚硫酸氢钠的摩尔比),并对其表面活性进行了研究,用胶体化学的理论解释了其优异的润湿性能和发泡性能。
本研究用氯乙酸和环氧丙基三乙醇基氯化铵和环氧丙基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对甲壳素进行改性,采用不同反应条件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取代度的HA-CMCHS。通过红外光谱对结构进行表征,IR谱图分析证实羧甲基以Ο位上为主,季铵盐阳离子基以N位上取代为主。同时研究了产物的吸湿保湿性、抗菌性、pH稳定性及与表面活性剂和一些化妆品组分的配伍性。
本文通过对石油磺酸盐釜式磺化工艺条件的研究,利用自产馏分油合成出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该表活剂经检测在大庆采油一厂、二厂、三厂、四厂、六厂表现出很好的界面活性、普适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大庆油田三次采油的需要。
为解决“不压就喷,一压就死”油井在检泵作业时应用CaCL2或CaBr2水溶液压井后,油井产量“失稳”的问题,本研究采用非离子聚醚型表面活性剂为主,与阴离子及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多种助剂复配,研制出的FRY-Ⅱ表面活性剂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清除地层的碱敏、水敏效应,在油井解堵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以松香、马来酸酐、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筛选出适宜的合成条件,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效减水剂。试验结果表明,从砂浆减水性能来看,在1.0%的掺量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减水作用,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减水率不断提高,掺量从0.7%到1.5%,相应减水率从23.0%增大到30%。
本研究以P205和长链脂肪醇(C8~C18)为原料合成了具有一定组成的烷基磷酸酯,讨论了反应条件的变化,并总结了磷酸酯烷基链长与抗静电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烷基磷酸酯链长的增加,反应的原料配比、投料温度、反应温度及水解温度均增加,而抗静电能力则下降;盐的抗静电性能优于未中和的酸性磷酸酯。
本文总结了Chemithom公司建大型MES生产装置,并分析了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化技术和经济性,阐述了在洗涤用品中的应用。
本文对FYR110低温原油破乳剂研制与应用进行了阐述。为降低原油生产过程中的热能损耗,各油田大多采用不加热输送工艺和低温脱水流程,要求破乳剂在较低温度下对原油乳状液快速破乳。FYR110原油破乳剂以烷基酚醛树脂为起始剂与PO、EO聚合成不同分子量的两种聚醚AR10、AR11,在按一定比例与FC系列氟碳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取得了满意的现场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