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在水泥产品检验中的应用

来源 :第一届全国水泥质量控制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2168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在水泥产品的分析检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准确测量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详述了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的定义和区别;列举了水泥检验中常用的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在选择、购买、使用和保存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及其在水泥产品检测中的重要应用和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水泥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水泥专业检测设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手工操作到自动化和智能化操控的过程.本文通过介绍水泥专用检测设备的分类、行业现状,提出了中国水泥专用检验仪器设备的发展方向,指出智能化水泥专用检验设备的自我误差侦测和报警能力十分重要,现代工业自动化设备的一个特点就是全程自动化并在关键节点设置传感器,按照程序设计可以实现自动侦测和报警,并根据指令进行相关的修正行为。数据和建立数据预测
针对传统水泥生产过程控制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XRD检测的矿物相分析质量控制方法.通过XRD分析技术,实现对水泥熟料中各矿物相的准确定量,从而控制和优化熟料的强度;通过XRD对生料中大颗粒石英的检测,来控制生料的易烧性,保证熟料的煅烧品质同时降低生产能耗.
生产质量控制是水泥厂生产过程中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合理的质量控制既能够生产出优质产品,还能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原材料、生熟料、出磨水泥几个方面探讨控制指标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合理的控制范围,在水泥厂的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所依据的标准,结合本厂的原燃料特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情况制定符合自己的内控质量目标,达到产品质量控制和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的
水泥质量检测对水泥产品做出科学评价,在水泥质量控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水泥质检机构的检验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分析水泥检测过程中的抽样方法、检测设备、试验环境、监控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水泥检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措施.
本文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对水泥原材料固体废物污泥中的砷、锑元素进行了测定方法研究.方法采用了1:1逆王水沸水浴对污泥样品进行溶解,以5%盐酸作为载流液、2.5%抗坏血酸和5%硫脲作为预还原剂、0.5%氢氧化钾和1.0%硼氢化钾作为还原剂.本文使用优化的原子荧光光谱仪的仪器条件对污泥样品进行了测定,并对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及回收率进行了测定.
离子色谱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卫生、石油开发、石油化工和饮用水等众多领域.本文通过描述离子色谱法原理,详细阐述了离子色谱仪法在混凝土外加剂、水泥、建材固体废弃物中化学成分分析中的应用技术,并提出了离子色谱法在检测行业标准的发展方向和注意事项.
出厂水泥的变异系数代表着出厂水泥28d强度的稳定性,是衡量出厂水泥管理工作优劣的重要指标.水泥的变异系数小,混凝土搅拌站就可以避免频繁地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才会得到稳定.同时,变异系数的减小也代表着水泥生产过程中质量管控能力较强,产品质量的可靠性更高,随着水泥行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保证出厂水泥的品质符合国家标准仅仅是立足行业的门槛,如何提高水泥品质的稳定性,缩小28d强度的变异系
自发明至今,混凝土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使用面最广凡的一种建筑材料,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商品混凝土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中国,推行与发展商品混凝土虽有二十余年,但其产量、质量等各方面已有了较大的进步.目前,人们对商品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产品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其质量最为关键.而塌落度是商品混凝土质量因素中最难
1824年英国人J.Aspdin将石灰石和黏土混合,经烧制、磨细生产出水泥,已有近200年历史,随着城市的扩张和道路的延伸,世界水泥产量不断刷新记录.中国自1985年水泥产量居世界首位以来,30多年间保持高速增长,到2016年,全国水泥产量24亿吨,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50%以上.强大的生产能力源自技术和装备的进步,高效立式辊磨及选粉机、低压损预分解系统、辊压粉磨系统等一系列新型生产装备的广泛应用,
依据标准对40余家旋窑水泥企业的预热器、分解炉、窑尾烟室、冷却机、系统表面散热等系统中温度、压力、烟气成分、气体流量等进行数据测试.基于现场实际情况对水泥企业热工标定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评测,编制系统正常运行的数值范围及窑炉的物料和热量平衡,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技术建议.分析结果用于表征企业的能源消耗现状及能源利用效率,为生产企业进一步降低能耗及运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