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混凝土结构120年使用寿命的耐久性保障体系

来源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detia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越伶仃洋海域的港珠澳大桥提出了120年使用寿命的建设目标,如何提高外海、高温、高湿环境下大型集群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工程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合理的耐久性设计,严格的施工管理,也需要运营期的科学维护。针对港珠澳大桥工程特点,本文介绍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预评估、基于长期性能的耐久性和防腐蚀措施设计、耐久性施工质量控制以及后期耐久性维护等方面的研究和成果,建立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混凝土耐久性的保障体系。
其他文献
水文现象是一种既受确定性因素影响,又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的复杂现象。水文模型的输入与参数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随机性,因此水文模型的输出也具有不确定性,据此做出的概率水文预报
  根据桥梁养护管理的内容,从桥梁管理体系和桥梁管理系统两个方面,对比了中国、荷兰、美国、日本的桥梁养护管理差异,包括桥梁养护管理资质体系、养护费用和决策方法、桥梁管
气候变化对农业用水影响表现在直接导致温度升高,进而加速作物蒸腾过程,改变作物生育期,使植物生长期延长,改变种植结构,影响区域用水量的变化;对工业的影响表现在刺激工业结
本文介绍港珠澳大桥的工程概况、建设理念和桥梁工程总体设计方案,文中重点阐述了设计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基础采用变直径钢管复合桩,钢管与混凝土组成组
我国水利企业的多种经营模式已基本形成,并且大多选择在建设项目领域进行投资。建设项目投资是高投入、高回报和高风险的事业,建设项目的特性决定了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周期长、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建立节水
挟沙水流紊动特性是河流泥沙运动力学的核心问题,是解决泥沙的悬浮、输移、含沙量沿垂线分布、挟沙水流的阻力特性、流动特性、沉降特性、浑水能耗物理图形及水流挟沙力等泥沙
本文对BIM技术在桥梁领域中的专业化应用做了探索性的研究.论文探讨了工程中的信息要素,给出了建筑信息建模(BIM)的概念并分析了BIM应用价值,指出了BIM平台化、系统化、自动
四氟型FEVE氟碳涂料的超耐候性能特别适用于桥梁混凝土、钢结构、建筑外墙等需要高耐久性的防腐涂层体系的面涂层。本文论述了四氟型高耐候自洁性氟碳漆的主要技术特点以及四
拱坝是不仅一种重要的水工建筑物,而且是这些水工建筑物中最为安全的一种坝型。由于拱坝可以节省大量的建筑材料,又有良好的超载能力,使得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当前,随着我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