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经针刺法对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影响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odoochild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全经针刺法对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地分成两组(全经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常规针刺法和全经针刺法,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两组间比较,全经组优于常规组。结论:全经针刺法能明显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其他文献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等内容,是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专业课,因内容众多而繁杂,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掌握一直都是研究探索的重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是教授的主体,要达到教好、学好并掌握,必须下大气力抓好基础教育工作,为此笔者在《针灸学》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目的:观察磁极针治疗Ⅱ型糖尿病术梢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Ⅱ型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患者62例,采取随机方法对纳入病例进行分组:分为磁极针刺组、中药组、针刺组三组;在常规饮食控制及药物降糖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后进行治疗,磁极针刺组选穴:上肢:合谷、外关(内)、曲池、肩髑:下肢:环跳、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解溪,采用磁极针针刺,选用带有不同极性的磁极针,采取两针(N-极针和S极针)相距2~3mm同时
目的:探讨运用多向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向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治疗组),并设传统毫钟刺法+TDP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96.67%,而对照组分别为68.69%和89.66%。两组治愈率经X2检验,疗效有极显著差异。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多向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发病缓慢,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下尿路症状,也可以表现为突发的急性尿潴留,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顾方六调查全国20所大中城市医院,BPH占泌尿外科住院人数的136%,且发病率随年龄递增。目前,治疗BPH的方法有多种,但各有利弊。药物治疗多用5α-还原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激素等,但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耐受性等原因使其应用受限制;手术治疗方法
目的:评价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184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头针治疗组和体针对照组,头针治疗组取顶中线,额中线、额旁1~3线(双侧),颞前线,颞后线均取病灶侧;体针对照组取神庭、百会、风池、肝俞、肾俞与足三里、丰隆、太冲、太溪两组穴位,交替使用,1次/d,每周治疗5次,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社会行
头痛是一种常见病,采用蜂针治疗了30例头痛患者。以百会、风池为主穴,结合归经和辨证进行取穴。方法:进行蜂针过敏皮试后,即从一只蜂针点刺开始缓慢增加刺激量,至5-10针。所做的30例患者有效率达90%以上。蜂针治疗头痛简便、有效、经济,且副作用少,对于一些顽固性的头痛有良好的效果,但应注意严格控制蜂针用量,以免发生过敏反应。头痛是中医常见病之一,指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头部疼痛为特征的
蜂针晕针是指针刺过程中发生的患者晕厥现像,其临床表现为:轻度时头昏目眩,恶心欲呕,重度时则出现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大汗淋漓,甚至出现唇甲青紫,四肢发冷,血压下降,不醒人事,脉微欲绝等症状。本文介绍了蜂针的临床运用,对蜂针的晕针机理与原因进行探讨,并对典型临床病例进行了举例。
腰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也各不相同,部分患者在疼痛症状改善后治疗方法选择不当,易造成迁延难愈,而成慢性腰突症,给生活、工作带来不便,本文现就门诊推科采用穴位注射配合推拿治疗慢性腰突症90例与针刺配合药物治疗75例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银质针治疗顽固性腰腿痛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4年10月,共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150例顽固性腰腿痛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71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银质针治疗组;B组,压痛点注射辅以物理疗法对照组,疗程为一个月。结果:随访13-59个月,平均33.8月,A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结论:银质针治疗顽固性腰腿痛的疗效优于压痛点注射辅以物理疗法对照组。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唑吡坦及针刺结合唑吡坦治疗,应用匹兹堡睡眠量表评价疗效。结果:药物组有效率59.09%,针药组有效率91.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针药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药结合能够提高药效、抑制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