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产权对价,我都说了些什么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zh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价就是一个交互允诺.它也是人类社会元组织、元关系结构冲突关系博弈达成和谐的最小关系模式和逻辑实体.作为一个允诺机制,对价包含强制允诺和不可强制允诺的交互允诺。知识产权的对价理论是把对价原理、方法和实践用来分析知识经济和知识行为,为知识产权的分配正义而提出的一种方法论,是对价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在知识产权制度研究中的一个应用。知识产权制度恰好是用对价解决知识产权和人权冲突时寻求互利共赢成功的一个实施例。用对价原理、方法和实践,可以恰到好处的理解和诊释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和起源,正当性和正义性。近代知识产权制度之所有成为制度发明,并激励了人类科学技术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立法者按照对价精神提供了激励机制的机理和运行对价条件。根据人类知识活动的规律来立法保护知识产权,并实现了知识产权分配的激励平衡和机制均衡。知识产权是建立在交互允诺之上的拟制占有的财产权制度。
其他文献
建立知识产权法院专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需求.我国建立知识产权法院面临着知识产权纠纷审判格局不断变化,知识产权审判机构定位不清,民事、行政、刑事程序交织,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缺乏有效衔接,人、财、物等保障仍受地方政府制约等很多难题.境外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法院有比较成熟的商业法院、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等几种模式为我国提供了有益
当前形势下,无论是从国际发展大趋势还是从我国目前知识产权审判领域中存在问题解决的需要,知识产权法院都确有必要设立.数年前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设想,今年的司法体制改革也将知识产权法院设立纳入到其体方案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也于今年十二届十次会议中审议通过了知识产权法院设立的议案.对于当前的方案,专家学者也多持保留意见,认为局部性的试点不足以纠正当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知识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为快速、高效地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已成为必然.知识产权法院组织法及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法作为建立、运行知识产权法院所必须的实体法及程序法是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快制定出台.以确保科学遴选适格知识产权法官,建立符合我国现实国情与需要的知识产权法院系统,并有效规范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我国的专利确权程序存在冗长,缺乏效率的问题,需要改革.通过分析其他国家专利确权程序可知,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有利于专利确权程序的改革.因此,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建立会为专利确权程序改革扫清了障碍.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法院试点工作的顺利执行,作为保障审判质量的关键环节,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的技术判断愈显重要.鉴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不采用美国的对抗式诉讼模式,而且行政机关的技术专业资源在数量和经验上都较为丰富,建议参照同属于大陆法系的日本法院调查官制度,探索市国专家辅助制度改革的新方向,以期在推进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设中,通过完善专家辅助制度来解决知识产权审判中的技术性难题.
一件将公知技术纳入到专利保护范围的案件,专利局从一开始就不应授予专利权,在其获得授权后,本应通过一次无效审查程序便得以宣告专利权自始无效,却由于案件自身以及我国专利无效审查制度方面的原因,以典型的"翻烙饼"的方式,游走于"有效"与"无效"之间.历经九年四次无效程序,先后引发了专利侵权及无效诉讼案件多达二十余起,涉及到最高法院及北京、福建、浙江等多个法院的多个审判庭的数十名法官及其他办事人员,专利复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法院构建的代表性文件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该文件对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构建过于保守和仓促.这种保守和仓促与我国构建知识产权法院的政治因素和历史因素密切相关.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构建和完善仍需要较长时间.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新时期,法治建设的重点从立法转向司法,重点是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十八大强调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在此背景下迎来了知识产权司法体制改革的新时期,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体制存在的诉讼管辖制度不合理、司法救济与行政救济交叉、证据及审判认定标准不统一等主要问题,需要通过本次知识产权司法体制改革解决.强化司法保护在知识产权保
著作权法将明知和应知(过失)都规定为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的过错形态,但商标法和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仅知道(故意)可为该过错形态.面对这一妨碍法律体系化的矛盾,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一直努力的按著作权法的特殊制度来解释和适用商标法及侵权责任法.按此路径对著作权法相关制度的考察和论证表明,其"应知"涵盖了故意(很可能知道)和过失两种过错形态,对此应予明确并对其认定规则予以区分;应将"过失"以"采取合理有
知识产权的制度性存在与观念性存在是并行但不一致的,理解知识产权不能单单依赖某一种渠道,尤其是将知识产权作为社会化问题加以解决时.从法律经济学、法律哲学、法律伦理学、法律社会学来对知识产权进行复合诠释,可以证实知识产权制度设计中大幅度的考虑到了法律以外的因素,知识产权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政策功能、法律功能很难进行事先设定,需要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反复摸索、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