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4例临床观察

来源 :2006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为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认为"久病入络",临床本病以血瘀型为多见.因此本文从瘀血阻络角度入手,观察火针疗法对PHN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急性或亚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症,发病急剧,病情凶险,目前,内外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颅内血肿抽吸术是近年来在CT检查的基础上,采用简易立体定向法开展的新技术.自2002-2004年,我科应用此方法治疗本病50例,其中病例记载完整40例,现将护理体会作回顾性分析报告.
呃逆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1968-1988年间在临床实践中,尤其是在援外医疗队工作中,对本病症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和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作一总结报告.
目的:比较针药结合与单纯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和中药结合,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均10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治愈23例(46.0%),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愈13例(28.2%),总有效率82.6%.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和中药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运用针刺结合中药内服治疗癃闭28例,并用单纯针刺治疗25例对照.结果显示两组总治愈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针刺、中药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
目的:探讨外敷中药释颈宁1号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增效作用.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基础治疗加中药外敷)和基础治疗组进行治疗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7%,基础治疗组有效率为80%,有统计学意义;治愈病例的疗程观察组较基础治疗组短,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敷中药释颈宁1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有增效作用.
目的:观察针灸综合疗法与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7.42%)总有效率(91.94%),对照组显效率(50%)总有效率(90.74%),经统计学处理显效率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总有效率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针灸综合治疗优于电针治疗.
将85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耳压配合针灸)和对照组(单纯耳压治疗)两组,经统计学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目的:探讨头针超前镇痛对肠癌患者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需做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人,随机分为2组,头针加硬膜外组(简称头针组,下同)30人和硬膜外组30人.头针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20分钟即行头针刺激,持续刺激至手术结束,手术结束时给与硬膜外镇痛.硬膜外组只在手术结束时给与硬膜外镇痛.通过观察肠癌患者手术后视觉模糊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探讨头针对肠癌患
目的:观察针刺加半导体激光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8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半导体激光照射,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7%;对照组有效率88.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愈率有显著意义,x2=6.22(P<0.05).结论:针刺加半导体激光治疗疗法优于常规温针灸疗法.其预后与病程长短及病
现代医学认为,中风病的病理改变及功能障碍特征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而有不同的改变,其治则确立和选方用药均与其时期密切相关.基于这一原理,我们遵循现代医学诊治思路和中医辩证论治理论,以动态发展的观点提出了序贯针法概念:即根据中风偏瘫恢复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状态及特征,分期辨证论治,进行相对应的序贯性治疗,临床验之有效,并从神经化学角度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现作一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