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翻修术下肢不等长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h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全髋置换术后肢体不等长发生率高达30%.肢体不等长明显影响术后患者的评分.通过本研究了解翻修手术患者肢体不等长的出现情况,肢体不等长的来源,探讨翻修手术的患者肢体不等长的影响,明确翻修手术中肢体不等长的处理办法.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以来,共34例全髋翻修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2髋,女性22髋; 平均67.2±7.4岁;平均体重指数22.7±4.2kg/m2.术前对患者进行Harris评分,测量患者双下肢长度,表观肢体长度.术前进行髋关节正位拍片,双下肢全长负重位片.在髋关节正位平片上测量髋臼臼杯移位情况,股骨柄移位情况及旋转中心移位情况.在双下肢全长片上测量患者的双下肢绝对长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方法,方法:按照骨折移位程度分型:I度稳定型骨折、关节软骨铰链完整.Ⅱ度不稳定骨折、骨折块完全分离,无旋转移位.Ⅲ度骨折明显移位并旋转、可达90°以上.Ⅳ度骨折脱位、同时肘关节可向桡侧、尺侧及后侧脱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损伤,肘部软组织损伤严重.Milch分型根据骨折线是否经过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分为:Ⅰ型骨折起自骨骺端,斜行经骺板随后穿过肱骨小头骨骺.Ⅱ型起自
会议
目的 对比分析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相关临床指标,并总结其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11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
目的 下腰痛给当前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而椎间盘退变是引起下腰痛的重要原因。采用基因递送的方法增加髓核细胞外基质合成是生物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有效手段。尽管使用病毒载体可以高效递送相关目的基因,但病毒带来的安全隐患限制了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因此,采用安全高效的基因传输载体再生髓核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的:夏科氏关节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骨折术后做好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预防感染、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要重视家居环境的评估,重视病人衣着穿用的评估,外出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适当补钙,长期佩戴支具避免再次骨折。方法:1Charcot关节病患荇关节畸形严重,周围骨赘形成,骨质大量破坏,术后易引起手术切口反应性出血。术后患肢加压包扎,七J口置引流管l根,在手术当天采用非负压引流,密
目的:探讨综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变化对化脓性脊柱炎进行诊断的价值,总结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20例化脓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资料,男9例,女11例,年龄43~72岁,平均58.9岁.颈椎3例,胸椎7例,腰椎10例.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分析、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
Background Periosteal cells are a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 that has a potential of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Seeding periosteum cells for bone issue engineering is a challenge that the osteogenetic c
肌皮瓣是一种复合组织瓣,其血液供应充沛,组织量丰富,抗感染力强,易于成活,常利用其修复复合损伤及深层重要组织结构或器官外露。我科近期开展了1例背阔肌游离肌皮瓣下肢移植术,此手术是利用背阔肌为供区,来修复下肢损伤部位,通过吻合血管来完成供血的一种手术方式。手术难度大,需要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和皮瓣移植技术,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术后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目的 探讨DA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12例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男7例,女5例;左侧5例,右侧7例,年龄41-59岁,平均49.5岁;骨折Garden分型均为Ⅳ型.所有患者首先尝试牵引闭合复位,若经大于3次整复骨折不能达到理想复位效果,则认为属于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采用DAA入路切开复位技术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
目的:对比泼尼松龙(PRE)和地塞米松(DXM)致骨质疏松过程中对大鼠骨量差异及通过血清雌激素、骨转换标志物、骨组织转化特异基因表达水平、骨髓油红O检查来探讨两者差异的机理.方法:将46只三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基线组(BL组)6只,年龄对照组(CON组)12只,泼尼松龙组(PRE组)14只,地塞米松组(DXM组)14只.BL组于试验开始时即处死,PRE组予每天一次5mg/kg PRE皮下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failure mechanisms of primary total hip arthroplasty(PTHA)in northeaster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