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流域上游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研究

来源 :2006年中德长江流域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分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7o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农田水量平衡模型,结合GIS技术,通过构建作物水分亏缺风险指数,对汉江流域上游区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的水分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就全生育期而言,自然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水分亏缺是汉江流域上游区农田水分平衡的主要特征;就不同作物来讲,水稻多年平均水分亏缺风险指数达23.26﹪,是全流域生态适应性最差的作物,麻类、薯类生态适应性较强;作物生长发育不同时段,各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差异较大,春旱应引起足够重视.
其他文献
kNN方法作为一种简单、有效、非参数的分类方法,在文本分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方法的一个明显缺点是当样本分布密度相对不均匀时,只按照前k个近邻顺序而不考虑它们的
针对特定领域文本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特征词权重的文本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特定领域内的语料统计,构建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专业概念树图,领域词汇被分类到不同的层
镇江北固山湿地属于长江近河口段淡水潮汐湿地,植物群落基本保持原生演替的前期状况.根据对该湿地的实地观测研究,描述了河滨湿地植物的生长特性;结合湿地的水文特征刻画了湿
会议
近十几年来,长江源区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冰川退缩、湖泊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高寒草甸是长江源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在全球变化影响
会议
生态功能区划是近年来我国着力建设的一个新的关于资源与环境管理的框架.首先简要讨论了生态功能区划的性质,指出生态功能区划是基于生态系统的地理框架.与生态区比较,生态功
会议
例1:男,30岁,因面部、躯干、双上肢起红斑、环状水疱、剧痒2周入院.2周前无明显诱因,首先在双上肢出现红斑,其上可见呈环状排列的水疱,水疱不易破,疱液清,瘙痒剧烈.自行口服
期刊
软构件刻面分类法是一种被各大软构件库系统广泛采用的分类方法.但是同现有各种其他软构件分类方法一样,它是面向领域专家和软件系统设计人员的,需要领域专家建立和维护庞大
会议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定量研究了1990~2000年太湖水环境演变与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此相关关系对未来30年太湖水质的污染状况进行了预测.根据研究成果推断:太
会议
分析了"湿地保护项目是如何改善民众生计的"这一问题.采用2000~2005年1474个农户调查问卷作为基本数据,其中964个农户位于洞庭湖西畔山洲垸.得出6个结论:①WWF在西畔山洲垸的
会议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地区.在持续十几、二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该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已经基本形成城乡一体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