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预报员分级管理办法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eng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预报员的基本能力、理论水平、预报质量、科研能力等按照定量化指标进行评分,按照每项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给予不同的权重系数,依此进行综合评分。按综合评分结果将预报员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四等十三级:1~13个级别,按级别高低又分为国家级预报专家、预报专家、预报员、初级预报员四个等级。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新一代雷达资料对2008年6月承德市两次冷涡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高空冷涡和低层中尺度切变线,是两次过程共同的影响系统,东蒙冷涡造成的强对流
会议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定义了一个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指数,这个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变化对华北地区降水的影响。文中分析了西风急流强度指数与华
会议
应用常规的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对2008年6月25日发生在河北省东北部局地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特征进行了诊断和分析。结果表明,MPV1“正负值区垂
会议
利用MICAPS系统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14日发生在保定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天气背景、影响系统及物理量诊断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移的低涡低槽
会议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自动雨量站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08年7月15日发生在秦皇岛沿海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这次暴雨过程是由地面低涡直接造成的,低涡中心气压连
会议
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为核心,加强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报预测的频次和服务产品的发布频次,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加快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抓好“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加
本文介绍了基于中国移动GSM网络和短信发布系统,实现了对灾害性天气进行广播的气象语音预警系统(以下简称预警系统)。此系统在GIS(地理信息系统)上对要预警区域进行选择,然后对
利用micaps系统提供的气象资料,对发生在邢台地区北部和西北部的两次突发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都是西风带低压系统与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会议
应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FY-2C云图TBB资料、石家庄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和地面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08年7月11日14时-20时(北京时)出现在河北中南部地区的一次雷暴大风天气
会议
很多研究表明,螺旋度与暴雨有较强的相关性。本文分析了一次副热带高压外围大暴雨过程发生的背景场条件和螺旋度,得出如下结论:本次大暴雨发生与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西进和减弱东撤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