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9年来石家庄地区春季大风气候变化特征

来源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csv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石家庄地区17 个地面观测站1972-2010 年近39 年的3-5 月大风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石家庄地区春季大风日数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线性倾向估计对17 个站春季大风日数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根据春季大风出现区域范围大小,将系统性大风划分为弱、中等强度和强系统性大风3 个等级,分别统计其月、年出现次数,分析各等级系统性大风的月际、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线性变化趋势,并对系统性大风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突变检验.结果表明:石家庄地区春季大风年平均日数空间上呈“几”字形分布;17 站中有16 站年春季大风日数均呈减少趋势,无极站年春季大风日数呈增多趋势;年春季大风日数变化趋势的强弱在空间上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条带状分布,并且减小趋势强弱相间;全区性的强系统性大风发生频次少,39 年来仅出现6 次,其中1972年3次;弱、中等强度和强系统性大风表现为一致的20世纪70年代最多;3个等级的春季系统性大风次数表现为一致的线性减少趋势,且线性减少趋势均通过了α=0.001 水平显著性检验;3 个等级春季系统性大风次数减少均为突变现象,自20世纪80 年代以来,弱、中等强度和强系统性大风均发生了突变性减少.
其他文献
本文从环流形势、能量、层结特征、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对发生在湖北省的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产生的天气条件和物理机制。结果表明:雷雨大风是高空槽、切变线、低空急流与河套南下冷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西太平洋副高西侧为偏南气流为四川盆地对流云团东移提供了引导气流,卫星和雷达监测反映出中尺度对流体生消发展中有多个较小尺度对流体新生和发展,是雷雨大风的作用者,雷暴大风出现在中
章结合我国《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重点阐述了该预案关于温带风暴潮灾害应急管理指挥决策运行系统中的应急组织体系、监测及预警方式和保障措施等;并根据温带风暴潮灾害应急指挥决策和运行管理需要,研究设计出了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针对一般指挥决策人员无法胜任“跨学科跨专业的技术全能”的现状,应用专家系统原理,实现了人机交互的、多知识库多主体群共存的智能再学习。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T213 物理量产品,结合分析FY-2C 水汽图像,对2007年3月3~5日辽宁省特大暴风雪(雨)极端天气事件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成因进行了天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⑴这次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在前期北半球环流呈现高指数特征,全国大部分地区异常偏暖的背景下,暴雪(雨)伴随大风和剧烈降温天气.⑵江淮气旋是主要影响系统;高层正涡度平流及低层暖平流的共同作用是江淮气旋生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综合科技信息关系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是服务于三农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基本气象业务充分发挥气象服务效益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气象服务的意义出发,就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扩大气象科技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以适应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样化的需要,介绍了农网现行状况,气象信息在农业服务中
台风“米雷”和 “梅花”均是沿南通启东东部近海北上,移动路径非常相似,但引起南通的降水量级和分布则有较大差异。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再分析资料、红外卫星云图和自动站资料,对这两个台风影响期间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造成两个相似路径台风降水差异的原因。分析表明:台风与冷空气的交汇位置对强降水的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冷空气由低层侵入台风有利于降水的维持及加强;台风与冷空气相互
采用1961-2010年陕西关中40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基于GIS技术分析了陕西关中冰雹灾害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关中北部多冰雹,主要梯度方向呈明显的北—南走向。关中中北部和西部冰雹灾害呈减少趋势,铜川等冰雹多发地区的冰雹灾害气候变化呈减少趋势,对当地秋粮作物的灾害程度相对减轻。夏粮和秋粮生长季冰雹灾害年出现频次总体呈下降趋势,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逐渐降低。夏粮生长季冰雹灾
《山西气象手机报》是山西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向社会公众发布天气预报信息的重要媒体之一。在移动运营商的配合下“气象手机报”成为了众多媒体中的一只独秀。“气象手机报”彩信业务共分为四个版面:城市气象手机报、交通气象手机报、旅游气象手机报和农村气象手机报,全方位的为用户提供气象服务。气象手机报根据手机可以传送图像、声音、数据等信息内容的优点,目的在于突出气象服务的多样性、实时性、指导性,取得了气象信息传播
本文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安顺市近41 年来气象干旱的时空分布状况及其演变特征及突变情况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安顺年均干旱次数和年均干旱日数均为南部多于北部,平均干旱强度西部、南部重于东北部.2009 年夏秋季到2010 年冬、春季的干旱为近40 年来强度最强,干旱时段最长的罕见干旱;对干旱演变情况的分析表明除夏旱略有减弱的趋势外,安顺各地各季干旱均为趋于增强的趋势.
平山县地处河北西部太行山东麓,地形复杂,境内山区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达49.8%.平山是森林火灾、暴雨洪涝、地质灾害等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发生的高风险区域,冬春季森林防火、夏季水库防汛、地质灾害防御任务异常艰巨.平山又处于多雹带上,夏季的强对流天气对林果业、农业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平山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结构、地形条件和历史文化决定了平山县防灾减灾服务需求迫切、服务的关注度高、服务面广、任务重,解决
利用石家庄市1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累积距平、线性倾向估计和耿贝尔极值Ⅰ型分布型方法,分析了石家庄市暴雨日数的变化特征和不同重现期下降水极值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石家庄市暴雨日数由西北、东南向内部逐渐减少,其中西北部山区暴雨发生的次数最多;在长期变化趋势上,大部分地区年暴雨日数呈减少的趋势,而暴雨日数相对较少的北部地区却呈增加的趋势;石家庄市暴雨日数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