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以前的高品位貨幣體系

来源 :“新材料、新方法、新视野: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变迁”研究生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Q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时期黄金屦屡出现在史籍的记载中,主要用於赏赐、贸易、纳贡、罚金等方面。秦汉时均以黄金为上币,肯定了黄金的高品位货币地位。但是自东汉起,史籍中关於黄金的记载渐次减少,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见的使用记录更是有减无增.从资料显示,东汉以至整个魏晋南北朝,黄金在货币体系中始终都不具主导地位。赵翼《廿二史劄记》“汉多黄金”条,列举了诸多例证,用以突显出西汉多黄金的现象。赵翼利用佛教传入,社会上大量使用黄金来塑像、写经,来解释两汉以後黄金稀少的现象。然而笔者认为,塑像、写经虽然会造成社会中黄金总量的稀少,但却不是东汉以後黄金流通变少的主要因素。本文将从汉代的对外战争、他国朝贡、社会总体发展等方面,来解释东汉黄金流通减少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绢帛在货币体系中,一直有其特殊的地位,甚至到了唐代时仍在货币体系中具有强势货币的地位.但是,何以绢帛会在此败百年间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之一?以往的史家在论及此一问题时,大多将原因归於铜钱体系的崩溃,使得绢帛此一实物货币应时而出。然而,考之史实,东汉时期绢帛已经常被使用於交易、赏赐、窖藏等方面。笔者认为,铜钱体系的崩溃、税制的改变,固然是使绢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强势货币的原因。但促使其大量出现於货币体系中的最根本因素,仍要归冈於黄金流通量的不足,市面中流通的黄金减少,对货币体系必然会有所影响。本文将探讨东漠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黄金减少的原因,以及此现象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实物货币兴起的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从点评《锡山市志》这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史志编纂工作与学习运用《孙子兵法》的体会,从中可以看出《锡山市志》在许多地方与《孙子兵法》的谋略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孙子兵法》是一门关于方法论的智慧学说,在今后的修志工作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孙子兵法》指导修志工作,使修志工作不断结出新硕果。
本文简要论述了唐代时期的造籍日期、唐代时期籍帐制度的内容与关系以及唐代时期籍帐制度法律制度设计。
本文通过考察《四库全书》职名表漏收纂修官的情况,对纂修官的总数作了初步的统计,并指出在《四库》开馆期间,由於工作的需要等原因,纂修官的数量一直在变化。这一考察与分析,对四库学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百二老人语录》(Emu Tangro Orin Saqda-i GisunSarkiyan)是清代名臣松筠(sungyun,1752-1835)的着作。据松筠所说,该书为其所记之一百二十则老人旧言,而这些话包含了旗人应该知道的事。全书由满文写成,此份文献在海外满学家中受到重视,但在台湾与中国大陆学界未受普遍重视。《百二老人语录》中的“一百二十位老人”,虽然不一定真有其人,所述说的故事也可能有虚构
明代卫所制度研究的重大意义一度为学界所忽略,近年有所改观。本文即以韶山毛氏家族为例,探讨这一特殊的移民群体在地方社会的建构模式。从明代毛氏家族隐瞒军户身份,落籍湖南并被编为民户。而明中叶因被仇人所告不得不承担军役,家族因赋役摊派而重新加以整合,到清代形成了以“房”为中心的宗族组织形态。人类学者对宗族的研究重视房份的家族意识整合,却忽视了此後的制度背景。
文章主要运用清代文集、笔记、小说、医药文献等史料,考察了大黄在清代日常饮食和临床疗疾时的使用情况,指出:清代人普遍持有“恶大黄”的心态,大黄不仅是攸关病人生死的一剂“毒药”,也往往成为人们评判名医与庸医的一个不言自明的标准,以至医家与病家均有意识地避免使用大黄治病。医家与病家对大黄的看法正是儒医正统意识与身体观这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涵在当时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上博简《恒先》讲述了由“恒先无有”演变成天地万有的过程,“或”在简文中是重要术语,但不能释读为“宇”,训诂上说不通;也不应理解为“宇宙”,《恒先》没有具体表述出“宇宙”这样的时空观念。它是一个不定代词,指代有某物,古人用以表明天地的创生本然而然,不好定名,就用“或”来指代,由此引出治国方略必须服从天地万物生成原则的讨论。借助“或”的释读,我们知悉战国早中期曾经存在过一种独特的天地创生观,以及其所反
“归宁”礼俗当是客观存在的古礼,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施行,并在周人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谷梁传》中“妇人既嫁不踰竟”的说法当是后来引入的观念,其目的是严格限制出嫁女子的活动,防止淫乱行为。周代“归宁”礼俗最初指的是出嫁女子回本家向父母问安,但时至春秋动荡之世,出嫁女子“归宁”的对象已经越出了其父母的范围,扩大到本家的其他重要成员上;“归宁”的时间也相应延伸到其父母去世以後。後世的“归宁”礼俗
与鹿有关的文化现象是秦汉时期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先秦时期鹿文化的基础上,鹿被神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白鹿更被看为国家治理有道而出现的祥瑞之物。“鹿”不仅被纳入到秦汉时期的舆服制度和祭祀体系之中,迢常在隐喻话语中出现。
秦汉戍卒赴边时由地方官吏带领,有一定的组织形式.赴边以步行为主,有车辆随行运载物品。行军速度似也有一定的规定。戍卒行军时的饮食供给或费用由国家提供。戍卒赴役途中携带一定的食物、衣物,兵器一般不带,而是在达到边郡後再由边郡配给。边地戍所遗有迎接戍卒的工作,戍所官吏引领戍卒到达戍所。戍卒从此开始了在边地的屯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