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苷对抗Thy1.1抗体肾炎肾小球内炎症细胞浸润的抑制作用

来源 :200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南京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uswu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新兴大学国立肾病研究所研制的单克隆抗体(mAb)1-22-3(IgG3)诱导的抗Thyl.l抗体肾炎模型是研究人类PGN发病机制的重要工具。mAb1-22-3可特异性识别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面Thyl.l分子,导致补体依赖性系膜溶解、肾小球内炎症细胞浸润、显著的蛋白尿,以及急性或进展性肾小球损伤,包括系膜细胞〔MC )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沉积等。 据报道,单次注射该抗体所引发的大鼠可逆性抗Thyl.l抗体肾炎模型的肾脏病理学特征基本类似于人类PGN早期病变;连续2次注射mAb1-22-3,可以诱导大鼠产生不可逆性抗Thyl.l抗体肾炎,这种模型可以模拟人类PGN进展的过程,其中,MФ和T淋巴细胞浸润就是这2种模型主要的病理特征。本课题借助这2种模型,试图在体内说明不同剂量GTW对肾小球内浸润的MФ, T淋巴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明GTW在体内的抗炎作用。
其他文献
腹腔积液是胃肠道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胃肠道肿瘤的治疗难点,它的出现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一般采用利尿、营养支持和腹腔灌注化疔药或生物制剂的方法,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不满意。本文介绍了某院肿瘤内科对50例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腹腔积液患者采用腹腔灌注化疗加用内生场热疗的方法,阐述了取得的效果。
老年左室舒张功能下降在临床多见,但尚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常致左心衰竭发生。作者应用特拉唑嗪(马沙尼、高特灵)干预老年左室舒张功能下降收到显著效果,本文对特拉唑嗪对老年左室舒张功能下降的干预情况进行了介绍。
目的:探讨肾康丸对DN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大鼠DM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开搏通组、肾康丸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治疗8 W后,取大鼠肾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纤连蛋白(FN)和TGF-β1 mRNA基因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Smad2、Smad 3蛋白表达的情
咪唑立宾(MZR)是日本学者1971年从土壤中分离的子囊菌M-2166株培养滤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咪唑类核苷,分子式为C9H13N3O6。MZR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其免疫抑制作用与它对嘌呤核苷酸合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增加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转录活性有关。为了探讨MZR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开展了相关的基础研究。文章现介绍了咪唑立宾抑制系膜增殖的基础
腹膜透析是肾脏病一体化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70年的发展历史、无需特殊设备、操作简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残肾功能保护好等优点,使得腹膜透析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随着腹膜透析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开展,我们发现各种病理生理因素导致的腹膜纤维化,严重影响了腹膜透析的长期进行。为了进一步探寻干预腹膜纤维化进展的方法,深入认识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笔者查阅并研读近20年来的国内外文献,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肾苏合剂对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肾小球系膜基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模型,观察肾苏合剂对其肾小球系膜区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的影响,并以苯那普利为对照组。结果:肾苏合剂能够减少模型大鼠肾小球系膜区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减轻肾组织纤维化。结论:肾苏合剂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系膜基质积聚有关。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活血法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益肾清利活血汤剂治疗三个月前后生活质量量表的积分变化情况。[结果]经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后,患者日常生活各方面积分均有提高,但以购物并自行拎回家、登一层楼、弯腰、下腰、走一里路、走不到一里路、自己穿衣洗澡这几个方面改善最明显(p<0.05);因情绪引起的对工作的影响得到明显改善(p<0.05);患者临床
由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包括各种慢性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因此,其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主要证候的不同,国内学者将其分属于中医学“水肿”、“虚劳”、“尿血”、“腰痛”等范畴。本文介绍了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初步认识,以及中医对慢性肾脏病尿蛋白的基本认识。
肾脏病,在中医的历代文献中,没有明确概念,但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内容仍是十分丰富的。从“水肿”、“腰痛”到“关格”等病名,从《黄帝内经》的“开鬼门,洁净府,去莞陈莝”的治则到《伤寒论》“治水八法”以及后世医家各种理法方药的具体应用,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宝藏。应用中医理论知识,以辨证论治为核心,采用中药治疗肾脏病疗效确切。但限于中医学发展过程之中人体解剖学和细胞生物学发展滞后导致概念的局限,中医学肾脏被包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报道,大多数CKD患者早期的。肾损害是以“尿蛋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各种分子量的病理性尿蛋白不仅是早期CKD患者肾损害的标志物,也是CKD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增恶因素。因此,将尿蛋白作为临床治疗的靶点,可以延缓CKD进展。本课题采用流行病学传统的回顾性调查方法,在南京市两家医院开展早期CKD尿蛋白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