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五星级酒店空调系统热回收节能分析

来源 :2011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制冷空调行业年会暨绿色低碳新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在空调设计过程中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对某五星级酒店的空调负荷构成进行分析,得到酒店建筑的负荷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新风负荷,通过设置全热回收装置回收排风能量,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其他文献
生物油脂(Microbial oils)又称为单细胞油脂(Singlecell oil,SCO),是由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碳水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普通油脂作为碳源,在菌体内产生的大量油脂。在适宜条件下,某些微生物产生并储存的油脂占其生物总量的20%以上,具有这样表型的菌株称为产油微生物。产油微生物具有资源丰富、油脂含量高、碳源利用谱广等特点,开发潜力大,所以微生物油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能
丁醇耐受性是梭菌高产丁醇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提高梭菌丁醇耐受性可以使菌株在高丁醇浓度下保持活性,因此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丁醇行业研究的热点之一。实验通过驯化得到一株能够耐受14-16g/L丁醇的C.acetobutylicum ABE0801-But,在实验条件下,该菌在合成培养基和添加20%高粱秸秆水解液培养基中丁醇最高产量分别为11.02g/L和11.24g/L,与原始菌株相比分别提高了78%和
针对普通空气源热泵在冬季使用时存在的制热量衰减、室外机易结霜等问题,提出以地道风作为空气源热泵的低位热源。采用DeST软件对济南市冬季气象条件进行了模拟分析,并根据换热模型计算得出了埋深6m的地道出口空气温湿度的变化值。结果表明,与普通空气源热泵相比,在冬季基于地道风的空气源热泵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热泵的制热性能系数,避免热泵的结霜,还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层储存的自然能量,节能效果显著。
该工程采取了节能措施-夏季采用多联机室外机作为冷源,冬季组合式空调机组的热源为双能源,分别为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室外机及地下换热站内换热机组,两者可互相切换:办公室、值班室等小房间所设室内机热源为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室外机,沿街商铺采用分体冷暖空调。介绍了空调、通风、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和工程使用效果,并总结了设计体会。
将直膨式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与建筑采暖/空调系统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太阳能辅助热泵空调及热水系统的新方案,可满足建筑用户对冬季采暖、夏季制冷和全年生活热水供应的多种需求。搭建了系统性能测试实验台,进行了系统性能实验研究,考察了系统实际工作性能,验证了该系统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分析了系统各部件之间的匹配关系,为该系统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本文针对普通空气源热泵在冬季使用时存在的制热量衰减、室外机易结霜等问题,提出了以地道风作为空气源热泵低位热源的方案。首先,利用CFD模拟软件对冬季地道内空气与土壤的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基于地道风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冬季运行时不存在结霜问题。而后,对基于地道风的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了冬季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普通空气源热泵相比,基于地道风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冬季运行时的制热量和性能系数
分析了相变材料特性,并找出了适用于制冷系统热回收装置的相变材料,通过对热物性和工作性能的研究,选取Fecl3·6H20为本装置的相变蓄能材料,同时建立蓄热体的物理模型及模拟简化模型,在自然对流的影响下,模拟相变材料的蓄、放热特性,找出固—液界面、温度场、速度场、液相比例、传热系数、热流密度、监测点的温度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制冷系统热回收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数值传热学方法,建立了空气通道内三维流动和传热、传质的数学物理模型,探讨了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芯体通道内风速、压力以及相对湿度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芯体的结构参数对其阻力性能有重要影响。该研究对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程度也与日俱增。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越来越多地考虑环保方面的因素,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在低温环境下机组难以启动、室内供暖效果差且能损大等问题,将相变蓄能装置引入到热泵系统中,提出了空气源复叠式热泵系统,将热泵平时高效运行时的余热转存到蓄能装置内,使之作为热泵高压级压缩的低位热源。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空气源复叠式热泵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工作特性,结果表明,利用空气源复叠式双级耦合技术提高了机组的制热性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能量来源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