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平衡平顶垂直坡的新公式

来源 :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垂直坡的极限平衡问题及其公式在边坡设计中的应用。与朗肯主动土压力理论导出极限坡高诸式不同、而是用建立微分方程的方法,解析得到张裂缝深度及其临界坡高公式,虽然公式形式与朗肯诸公式有所不同,但计算结果相同;同时证明了滑动面是沿极大斜率滑动面角滑动;得到的裂缝深度与距坡缘距离公式和极大值滑动面位置结合可用于确定锚杆或土钉的基本(自由段)长度;若观测到裂缝与坡缘距离,可以用距离公式计算c值.证明了主动土压力等于下滑力,本文下滑力公式(27)更符合物理定义与实际.根据裂缝产生后极限坡高将大幅降低的现象,提出了设计与施工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其他文献
为了减少膨胀土所引起的工程地质灾害,同时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笔者将不同含水率、不同配比废弃轮胎胶粉与膨胀土制成不同的混合土样(exppanive soil-rubber,ESR),进行废弃轮胎胶粉改良膨胀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内摩擦角和膨胀土的抗剪强度随废弃轮胎胶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内摩擦角的变化量不大,而粘聚力的变化较为显著.
上海第五层灰色原状黏性土是上海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枢纽以及地下立交工程和超深基坑开挖施工所在土层,对这层土的局部化变形和剪切带形成规律的试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它的基本力学性状,并为工程实践提供有意义的指导性结论.利用同济大学自制的平面应变仪,对该层黏土进行大量固结不排水平面应变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定量得到上海黏性土变形局部化和剪切带形成的一些规律.
通过反分析法和工程经验类比法,研究潜在滑动面抗剪强度,考虑到水对滑动带的软化作用及其抗剪强度的降低。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并通过剩余下滑力计算确定抗滑措施.依据边坡岩体结构特征、边坡岩层产状几何关系、不良地质现象等因素,将沿线边坡划分为以处治为主的蠕滑区和以监测为主的潜在不稳定区,确保边滑坡治理更加安全、经济和可行.
拱肩槽建基面岩体在爆破开挖后,由于岩体应力的急剧变化,岩体发生松弛、卸荷,在浅表部形成松弛带,确定松弛带厚度对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利用纵波波速等方法确定松弛带厚度,对其他类似工程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通过对沙湾水电站原厂房变形体监测点变形规律的研究,发现变形体表现出整体蠕变滑移的特征,变形总体上呈现出后缘推移、前缘局部牵引的复合机制.根据位移速率的变化,把时间-累积位移曲线明显划分为3段:8月10日以前呈等速蠕变,变形缓慢平稳,变形速度保持常量;8月10日~9月底之间呈加速蠕变,变形速度加快,变形位移凸增;进入10月份后呈减速蠕变,变形速度逐渐减少,于11月份位移开始逐渐收敛且逐渐趋向稳定.通
使用MATLAB软件中的NNtool工具箱建立了一个通过添加动量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以分析岩质边坡的稳定性。通过对天津某工程的边坡进行分析来检验这个模型的可靠度.根据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分析,该边坡岩体比较破碎,因此文中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岩石完整性参数作为输入层参数,通过收集的一些类似边坡的参数对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以保证此模型适合被用来分析该工程.结果证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可靠的,
全夯式扩底灌注桩作为一种新型的灌注桩工程技术,由于桩身全程采用夯击成型,桩底及扩大头呈"糖葫芦"或"玉米棒"型的桩身,单桩的端阻力和侧阻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按规范确定的桩侧极限阻力只是近似的和粗略的,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桩侧阻力的发挥机制.本文在提取影响全夯式沉管扩底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挤土效应及二次挤土效应,采用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模糊推理系统(ANFIS),结合近1
为了解软土地区钻孔扩底灌注桩的工作机理,研究了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杭支线某场地扩底桩与直桩的竖向静荷载对比试验.通过对现场测试结果的分析,探讨钻扩桩的承载特性和竖向承载力,讨论单桩竖向承载力与桩侧摩擦力、桩端阻力的关系及发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软土地区应用扩底桩是完全可行的,扩底桩能够充分发挥持力层的承载潜力,对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桩体沉降效果显著;研究结果还表明,软土地区扩底桩工作机理与其他地区
地质雷达是一种具有高效率、高分辨率及无损伤等特点的物理探测技术,在探测地下空洞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隧道下采煤脱空区可能引起隧道路面下沉、衬砌开裂和顶板坍塌等灾害,影响隧道安全.对隧道下脱空区进行精确定位有助于采取应对措施,确保隧道安全.本文结合狮子山隧道底部中小煤窑的探测过程,介绍了地质雷达在探测隧道中小煤窑分布中的应用。
传统的二维GIS很难用以描述地下复杂地质环境等三维空间信息,而三维GIS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分析三维GIS技术特点及工程勘察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三维GIS技术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进而对作者研发的工程勘察三维辅助信息系统加以介绍,并结合实例对系统应用效果进行了全面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