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药抗病毒研究的由来和进展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j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抗生素得到发明并大规模应用以来,其出现帮助人类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正如双刃剑理论,一项发明在带来益处的时候也会对人类造成相反的副作用以及危害,大规模的应用抗生素在现在看来已经是不可取的手段,西方国家在几十年前已经开始对抗生素的应用开始了规范,因此,寻找和开发无污染以及低毒副作用的新的、安全有效的,特别是符合我国国情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病毒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药是我国古代智慧和宝贵实践经验的结晶,在当前发展中医药的大好前景下,我们用中医药来发明并用来研究抗病毒药物是大有裨益的。
其他文献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F蛋白介导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和穿入,由其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可以同时抑制A型和B型hRSV感染,因此,F蛋白是抗hRSV新药研发的主要靶点。中药及其复方作为传统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现代研究已从穿心莲、柴胡、黄芩等多味中药中发现了多种具有抑制hRSV作用的化合物。为此,本文对近期发现的干扰病毒融合的hRSV抑制剂做了综述,这为针对病毒跨膜融合F蛋白靶点
目的:综述了五味子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为今后抗病毒新药的研发提供资料支撑。方法:通过查阅大量近10年有关五味子抗病毒作用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五味子的木脂素和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作用,其中木脂素抗HIV和HBV病毒,而三萜类化合物主要是降三萜成分具有抗HIV病毒作用。结论:五味子的抗病毒作用显著,对以后的抗病毒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药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中药苦参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和生物碱类成分。研究表明中药苦参的药理作用广泛,主要有保肝、抗炎、抗心律失常等。本文主要通过论述中药苦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叶下珠,又名珠仔草、假油甘、潮灿、龙珠草等。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季采摘,分布于四川、云南、福建、浙江等地,其中四川大雪山产的叶下珠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叶下珠微苦甘,性凉,无毒。内服清热平肝,清肝明目,利尿止痢,外用解毒消肿。主要成分有没食子酸、甲氧基糅花酸、丁二酸、生物碱、木脂素、鞣质等成分,经研究发现其中没食子酸成分是主要的活性成分,叶下珠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本文就叶下珠抗病毒作用进行简要总结
本文从病毒的种类、抗病毒单味中药、中药单体成份的抗病毒研究近况和中药抗病毒机理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目前国内外中草药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发掘祖国的医药资源和研发高效低毒的抗病毒中药指明了方向。
叶下珠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木脂素类、萜类、鞣质等多种成分,具有抗乙肝病毒和抗肿瘤等作用,且安全性好,值得深入开发。本文对叶下珠的化学成分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进行综述。
据临床统计,目前因病毒所导致的疾病在所有感染性疾病中所占的比例高达75%以上, 因此,抗病毒治疗异常重要。然而,病毒对大多数抗生素等西药并不敏感,而且西药费用昂贵,服用后不良反应也较大。目前,中医药抗病毒应用已经遍及国内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疗效显著,中医药对病毒具有多重作用,很少产生耐药性中药抗病毒在临床上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等优点,包括经典方和经验方等。关于抗病毒中
病毒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活健康的病原体,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变异性,危害人类健康。病毒无完整的细胞结构,难以找到独特不变的靶点。长期使用单一药物容易使病毒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天然来源的植物药物具有毒副作用低、疗效好等优势,目前从植物中提取抗病毒成分已成为抗病毒药物研究的新策略之一。综述中药抗病毒作用机制及特点与优势,为发掘新的抗病毒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病毒是所有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大多数病毒对抗生素等西药不敏感,病毒病的防治目前已成为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中医药临床防治病毒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综述了具有抗病活性的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并从调节机体免疫、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毒致细胞病变、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探讨了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病毒作用机理,为抗病毒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文献支撑。
The Ebola,Marburg,and Lassa viruses are dangerous pathogens that are capable of outbreak from their animal reservoirs,which can lead to devastations of local human populations.Despite their lethality,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