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资源评估与开发利用2007年度气象条件对新疆畜牧业生产影响的分析

来源 :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j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充分了解2007年度新疆主要牧区气候状况的基础上,结合牧草生长发育及牧事活动的观测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得出:2007年度气象条件对北疆部分牧区牲畜转场、产羔及阿勒泰地区和南疆西部牧区的牧草生长不利,而对牧草刈割和收晒及牲畜饲草料储备较有利.
其他文献
土壤湿度和植被生长状况是干旱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指标,对植被和土壤光谱特征的解译是进行旱情程度判断的重要因子.近期,基于水的光谱反射特性,提出的地表含水量指数(SWCI)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地表的含水量值及其变化,可用于大范围且快速的浅层土壤墒情遥感监测.通过与NDVI对比分析发现,在对浅层(0-50cm)土壤水分进行监测时,SWCI比NDVI更为敏感,这有助于在实时干旱动态监测中更好采用不同的指数以提高
以新疆2005年4~8月土壤墒情数据和MODIS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主要农作物生长季内NDVI变化、不同层次土壤相对湿度与昼夜亮温差的相关分析,构建了土壤相对湿度回归模型.所有模型均通过0.01的极显著水平的F检验,分析得出:新疆5月下旬以前利用热惯量法监测土壤墒情精度在81%以上,6月上旬~8月下旬单纯地使用热惯量法监测土壤墒情精度不够理想.
利用Anusplin插值软件对东北地区146站1961-2004年四季降水量进行空间化处理,各季区域平均MRE分别为春季14.3%、 夏季14.1%;秋季18.1%;冬季25.1%.对栅格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四季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春季,整个时段呈弱增多趋势,但不显著,1980年代前增加,之后减少;夏季呈减少趋势,1985以后呈显著减少趋势;秋季
利用郑州生态与农业气象站2008年4月份梯度和涡度观测资料,分析了郑州春季冬小麦田的小气候特征和地表辐射特征.结果表明:(1)近地面层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和浅层土壤温度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的日较差逐渐减小,夜里有较强的辐射逆温存在;相对湿度的日变化曲线和气温正好相反;土壤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日变化逐渐减小,50cm及以下基本不存在日变化.(2)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曲线是个单峰曲
近20多年来,黄淮海地区部分地区的城市扩张、大规模小城镇建设、商业开发等导致的城镇化趋势,以及部分地区开荒种田、毁林种田、围湖造田造成的农田化趋势都很明显.为此,本文利用RegCM3区域气候模式,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黄淮海地区植被覆盖在城镇化和农田化情况下,对气候和水资源的影响状况.(1)通过5年的积分试验,表明RegCM3模式能够反映模拟区域的环流、降水分布特征、强度变化季节转换特征,其模拟
高时空分辨率的台肥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是研究大别山区对流云合并规律的一个有效的信息源。本文通过对合肥多普勒天气雷达2003-2006年逐年7月份回波资料的普查,统计和总结了安徽大别山地区对流云的合并规律,并对几次明显的对流云合并过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1)在影响安徽的诸多天气系统中,华北低槽型天气背景下大别山区发生对流云合并的几率最大.(2)对流云合并普遍发生在午后时段. (
采用LI-6400光合作用仪测定了杨梅成熟期(6月下旬)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以及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片温度(Tl)、空气相对湿度(RH)等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Pn与各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杨梅成熟期Pn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存在"午休"现象:Pn与Gs和Tr均存在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与PAR有双曲线关系,与Tl有S型曲线关系,
调研和收集紫花苜蓿生态方面的相关资料.利用唐山地区11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结合紫花苜蓿正常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融合牧草生长信息和农业气象专家的思想,采用TOPSIS分析法对唐山地区种植紫花苜蓿气候资源的优劣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从气候角度而言,唐山地区均可种植紫花苜蓿,但最适宜区位于唐山东南部的唐海和乐亭.
为了科学评估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光热潜力的变化,根据1971至2007年山东省辐射、日照及温度资料,在与前30年(1971至2000年)平均值相比较的基础上,统计分析2001年以来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光合有效辐射和光热生产潜力的变化情况,并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方法,对变化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001至2007年,山东省年总辐射比前30年平均减少72.3 MJ·m-2,标准变化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要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其重要的方面,而气候资源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它的可再生性、普遍性、清洁性,决定了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