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石刻文字及文献概述

来源 :第七届出土文献研究与比较文字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tsetm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雅石刻文字的文字线条清晰、文字结构规范,是玛雅文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学界对石刻文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字破译、文字释读、文字结构、文字所对应的语言等方面;玛雅石刻文字的文献材料也是玛雅几种文字中最多的,石刻文字文献的内容是历史性的.它的文献类型有摹本和拓本主要收藏在各大数据库中.
其他文献
文章收集了《汉语大词典》引用《明成化说唱词话》书证的所有词条,对其疏误进行分析,将其疏误主要分为3类:标引体例问题、书证文字疏误、书证标点疏误.希望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建设性意见.
碑刻文献作为重要的出土文献,因其特殊性,相比辗转传抄的传世文献,内容一般更加真实可靠.本文主要利用北魏碑志文献,正始之误,补史之阙,初步挖掘这些碑志材料的历史价值.
用典是古代墓志典型的语言特征,唐《王同皎墓志》有突出表现.抉发典故来源,疏通典故意义,既是语言、词汇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亦有利于辞书学、碑志文献整理等相关学科研究.具体考释"(恋)衡"、"赤芾"、"祀骨"、"吹剑"、"凝阴"、"疑阳"、刳肠"、"抉目"、"的莫"等典故语,旨在为汉语词汇研究提供实证材料,为深入研究该份墓志提供科学支撑.
构件的混同是指有些构件承担不同的职能,却拥有相同的形体,产生了形体相同但是表示的意义和代表的事物不同的构件.这种构件混同的情况在汉字形体隶变的过程中就已经存在,到了碑刻楷书阶段显得更加突出.本文试以碑刻材料为例,从隶变混同与书写混同的角度来对构件"大"的混同做一些梳理.
《新撰字镜》是日本昌泰(898-901)年间的重要字书.作者为僧人昌住.编纂目的是为了帮助当时的僧人能较为方便地查找疑难字词,顺利地阅读佛经文献.《新撰字镜》目前传世的主要有天治本、享和本、群书类八本.最近新发现了日本汉学家冈本保孝笺注的本子,为《新撰字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享和本、群书类从本、保孝本为一系,与天治本类型不同,应是各自发展而成的.
唐《武嗣宗墓志》于西安南郊韦曲北原出土,《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叁)着录其图版并释文,《全唐文补遗》(第七辑)录其文.因该志石面泐蚀较严重,部分文字漫漶不清,已有录文存在诸多阙误,导致文献信息不全,极大影响了材料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本文对照拓片补正已有录文文字之阙误,尽可能还原文献原貌,旨在为武氏家族谱谍等相关文史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文献材料,亦可为后续唐代墓志整理提供参考.
《倭名类聚抄》成书于平安时代承平初年,是日本汉学家源顺受醍醐天皇第四公主之命编纂的一本汉和辞书通篇以汉语写成,是日本最早的以和名命名的百科全书式的辞书也日本是现存最古老的意义分类辞书.本文将对源顺的身世,《倭名类聚抄》的成书过程和版本进行详尽的研究,辨别十卷本和二十卷本的差异,辨别抄写本和刻印本的优劣.
用典是古代碑志文的常见现象.典故语言简义丰、典雅庄重,于词汇史、汉语史、文化史研究有重要价值.探求典故来源、破解用典之意,是正确考释典故语的关健,也是词语研究和碑志文献整理的难点.论文对唐《杨弘嗣墓志》中的"月树之明"、"家禽之对"等典故语试作解析,旨在为解读该志文提供帮助,也为碑志典故语、汉语词汇等研究提供参考.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有部分国内未知的满语文珍稀文献文献.这批文献主要为写本,以经部·小学类、子部·释家类和文学作品的译本居多.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满语文珍稀文献多为传教士多年的购置,对其的整理与研究,不仅可以拓展满文文献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于熟悉俄罗斯满学研究和汉学史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异写字与异构字的定义、判定标准及具体类型进行讨论,对前人的观点进行总结和比较,并表明自己的看法.另外,针对异写字与异构字的层次、异构字的同字认定、构意、部件位置变化和部件增省的字形归类等问题分别进行讨论.继而,从共时和历时演变两个层面出发,区分异写字与异构字,共时层面包括书写差异、构形属性和理据差异;历时演变层面则包括跨结构变化、理据重构、讹化、部件异化、分化字、手写变异等文字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