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结肠血管通透性增加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先导作用,进一步丰富中医"毒瘀肠络"理论的生物学依据,并为相关指标的中药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明确清肠栓下调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及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早期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全部大鼠分别使用5%DSS造模1天、2天、3天、4天、5天后处理,观察各组大鼠结肠上皮通透性与血管通透性动态变化,并使用清肠栓低、中、高剂量及SASP灌肠干预治疗3天。应用LC-MS/MS法检测清肠栓药物主要组成分含量。检测DSS诱导UC大鼠结肠组织伊文思蓝含量,观察血管通透性的动态变化,并检测药物干预后血管通透性的变化情况。H&E染色法观察DSS诱导UC及清肠栓药物干预后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电镜下观察结肠组织微血管超微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剂法测定结肠组织中TNF-α、IL-6、MPO的含量变化。原位杂交免疫化学法测定结肠组织缺氧情况。Western Bloting法测定结肠组织中VEGF、HIF-1α、iNOS的含量变化。结果:(1)DSS诱导UC发病过程中,血管通透性的升高早于肠上皮通透性的增加;(2)清肠栓干预可有效改善UC大鼠结肠组织水肿,血管充血等病理变化,抑制炎性细胞浸润;(3)清肠栓可有效抑制UC大鼠结肠组织中MPO、TNF-α、IL-6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MPO、TNF-α、IL-6的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清肠栓不同剂量组的结肠组织中MPO、TNF-α、IL-6的含量明显降低。(4)清肠栓干预可有效改善结肠组织微血管超微结构。模型组结肠组织微血管肿胀,基底膜不完整,血管内皮大量血小板聚集,并有部分渗出现象。清肠栓低剂量组结肠组织微血管结构并无明显好转。清肠栓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管周围水肿现象减轻,血管基底膜结构完整,无明显血小板聚集。(5)清肠栓治疗可有效改善结肠组织缺氧状态。模型组结肠组织呈现严重低氧状态,甚至延伸至固有层及黏膜下层。与模型组比较,清肠栓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结肠组织缺氧状态均有明显减轻,其中清肠栓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结肠组织缺氧状态改善最明显。(6)清肠栓治疗能有效抑制结肠组织中VEGF、HIF-1α、iNOS的表达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结肠组织中的VEGF、HIF-1α、iNOS表达量明显升高。清肠栓低、中、高剂量组及SASP组结肠组织中的VEGF表达量均明显降低。结论:UC发病早期,血管内皮屏障功能损伤早于肠粘膜上皮的破坏,清肠栓可能通过VEGF信号通路降低结肠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内皮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