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日本使用漢字的一個典範--从记录日语的视角看《古事记》用字之创举

来源 :第三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文献从3世纪传入日本,经历了从读懂汉文、模仿写汉文、尝试用汉字记录日语的几个阶段,到712年即出现了日本首部用汉字书写的敕撰文献《古事记》。而日本学者独评价《古事记》之用字为“汉字表记的教科书”,亦即当时用字的一个典范。通过对《古事记》的选字意识、字义的功能性套用及字义的范围性扩张等认识,阐述了《古事记》表意字与表音字参杂使用,为其后的平假名、片假名的产生及汉字假名夹杂的日语文字体系的形成莫定了基础,直至今日仍在使用。可谓《古事记》的书写用字方法是日本使用汉字的划时代之创举。
其他文献
  本文以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现代汉语语料词库频统计》作为分析依据,据之归纳八千四百组词中的两千字。从中,再归纳出最常见的部件作其流变的分析。
  若论对韩国文学产生影响的中国文学,当属唐宋时代的文学为大。其中,唐宋八大家无论对中国还是韩国,他们在后世古典散文教育方面占有的地位,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到了十七世纪以
会议
  将汉语的连绵词、音译词、拟声词统称为拟声类词,其内部的各个单字,便是被认为仅记录无义的音节音的[拟声类用词]。结果显示,这些词都是独立语素,都可独立成词。   这个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