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aguang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尽管椎管造影、椎管造影后CT(CTM)、核磁共振(MRI)检查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臂丛神经,但在术前对臂丛神经损伤做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的方法仍旧缺乏。高频超声是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能够较为直观、形象判定臂丛神经损伤形态、走行、性质、位置的动态检查方法。本文探讨高频超声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CT的数字重建及3D打印技术,为股骨转子间旋转截骨重建髋关节功能提供精确的术前设计,提高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首先,获取患者骨盆CT平扫Dicom格式文件,使用Arigin3D ProV3.0软件重构髋关节模型(双侧股骨及盆骨),将重构模型导出为STL文件,再使用3-matic软件测量患侧颈干角、前倾角大小,绘制股骨颈轴线颈干角等关键参数,建立Sugioka,Y截骨法大转子及股骨转子间
会议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反应,研究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止痛,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提高骨科病人的护理质量。方法:对部分骨科疼痛的患者依据不同的反应分析疼痛的原因及其类型,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并总结相关临床护理经验。
目的:探讨改良腹直肌旁入路在腰骶干神经松解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例骨盆骨折伴腰骶干神经卡压患者资料,10例经改良腹直肌旁入路松解,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7~55岁,平均30.5岁;7例经髂腹股沟入路松解,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0~53岁,平均29.5岁,两组术前均完善检查,一组经改良腹直肌旁入路,一组经髂腹股沟入路,松解腰骶干神经.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腱鞘巨细胞瘤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因手部肿物于我科检查的102位患者,女性58例,男性44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目的:截瘫病人在医治的过程中,通过综合性的心理干预,使其克服心理上的不良情绪,达到促进身心康复的目的。方法:采取综合性心理干预的各项措施,削弱或减轻病人的负性情绪。结果:促进了截瘫病人的身心康复。结论:采取综合性心理干预的措施对截瘫病人的负性情绪有明显的效果,达到了促进康复的作用。
目的 探讨"涵洞塌陷法"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采用"涵洞塌陷法"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前、术后2周和末次随访(术后12个 月)时的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胸椎JOA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
目的:观察应用侧路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神经根腹侧减压治疗双下肢有神经放射症状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36例单一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双下肢神经根放射症状的患者,中央型巨大突出8例,椎间盘膨出至双侧侧隐窝狭窄28例,排除侧隐窝背侧狭窄、单侧旁中央突出有双侧症状、多节段退变至神经根定位模糊、腰5/骶1节段高髂脊和横突肥大者。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指征及时机。方法 对200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按照桡侧三指手指疼痛、夜间手指麻木影响睡眠,Phalen试验阳性,;经正规非手术治疗一月症状无改善;肌电图检查正中神经腕以下支配区域潜伏期延长及波幅降低优化改善不明显;滨田分级Ⅰ级、Ⅱ级190腕进行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用Neer评分标准评价疗效。
[目的]比较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微型钛板固定与缝线悬吊固定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评价微型钛板的临床应用价值。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已被公认为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myelopathy CSM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其远期疗效较满意[3],但是传统的单开门手术是通过门轴侧丝线斜拉悬吊的方式对翻开的椎板进行固定 expansiveopen d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