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端蒂腓动脉穿支加强筋膜皮瓣修复儿童摩托车轮辐伤所致复杂软组织缺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j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摩托车轮辐伤经常导致儿童跟腱区和足跟部的复杂软组织缺损.探讨应用远端蒂腓动脉穿支加强筋膜皮瓣联合其他修复措施一期修复皮肤及其他软组织(包括跟腱,其他临近肌腱,胫后动脉及胫神经等)缺损的临床经验,并评价一期重建的效果.方法:2001年10月到2014年9月,行29例远端蒂腓动脉穿支加强筋膜皮瓣修复儿童摩托车轮辐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29例儿童病人中,男21例,女8例,年龄5-13岁,平均7.6岁.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A组(单纯独活寄生汤治疗组)、B组(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和C组(独活寄生汤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随访,进行疗效评定。
目的:探讨混合髋在老年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体会和治疗结果。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64例老年患者(年龄71-81岁),随访平均36个月。男35例,女29例,行骨水泥髋关节置换20例,非骨水泥髋关节置换22例,混合髋关节置换22例。对手术并发症如脱位、假体松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术后疗效采用Harris的评分标准评价体系,X线参照Amstutz的分区方法对假体稳定
目的 外侧半月板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内侧半月板,外侧半月板损伤率随病程延长由急性期的35.8%增至慢性期的42.8%.随着关节镜微创修复技术的发展,半月板缝合修复的方法逐步由开放缝合修复转向关节镜下微创缝合修复,修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关节镜下由内向外缝合修复、关节镜下由外向内缝合修复和关节镜下完全关节内缝合修复.
目的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调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加,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具有的稳定性和微创操作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创伤病区采用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6例,探讨PFNA在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护理体会,为临床对
目的:介绍一种青少年峡部崩裂症新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 方法:对20例长期慢性腰痛的青少年腰椎峡部崩裂患者,采用“临时”短节段椎弓根螺钉联合横连装置固定、峡部植骨修补融合治疗,定期随访,行X线及CT检查,确定其峡部骨性愈合,待峡部融合后再取出内固定装置,恢复固定节段活动度。分别在峡部固定前、固定1年时及内固定取出后1年行腰椎MRI检查,采用modic分级及pfirrmann分级标准来观察“
目的 肩胛骨骨折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多见于暴力损伤,非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好,仅对于肩胛骨骨折伴严重移位患者,待病情稳定后择期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本研究为探讨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住院诊疗21例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入路方式,待复位后进行相应固定治疗。
目的:通过对成年大鼠进行不同强度的跑台训练,比较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膝关节软骨MMP-3、COL-Ⅱ、TIMP-3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在关节退变中的作用。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三组,即高强度运动组、低强度运动组和对照组。两运动组动物按照既定的运动处方在动物跑台上进行运动训练6周后,处死所有实验动物,对全部大鼠的左侧膝关节以及右侧股骨内外侧髁软骨进行取材。
目的:通过在本科室实施下肢矫形外固定支架患者术前功能锻炼分险评估与干预,探讨在加强下肢矫形行外固定支架术患者术前行功能锻炼分险评估与干预对下肢矫形外固定支架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的效果。方法:2013-2014年60例下肢矫形行外固定支架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功能锻炼干预4天后行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提高护士临床科研能力的新模式,使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方法:在科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科室进行医护合作开展科研工作,具有高学历和科研水平的医生和高学历及经验丰富的护士成立科室医护科研小组,医生的骨干科研人员给科研小组的护士先进行科研知识的培训,科室的护理科研小组人员根据自己科室的知识结构水平对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自己专科特色的科研知识培训,并且
目的:介绍瓣部斜行设计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胫前纵行创面及足跟部横行创面的临床经验。方法:2002年6月~2014年12月行瓣部斜行设计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共48例。患者年龄5~78岁。致伤原因:各种外伤46例,肿瘤1例,慢性骨髓炎1例。创面均合并感染、骨、肌腱或(和)内固定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