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型人格特质的情绪体验和动机:预实验研究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nlong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受限被普遍认为是分裂型人格障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少有研究使用实验去探讨分裂型人格障碍群体的情绪体验和动机行为.本研究着眼于从奖励和惩罚的角度去弄清这个群体的期待性情绪体验、消费性情绪体验和动机.48名被试(28名控制组和20名分裂型人格倾向组)参加了本研究,他们填写了一些有关情绪体验和动机的问卷,同时还参与了奖励延迟任务(Monetary Incentive Delay,MID).在自我报告的问卷中,分裂型人格倾向的人群相对控制组报告出更多情绪体验问题;而他们报告出更少趋向动机和更多规避动机.
其他文献
"科学"与"人文"的两种文化的二歧思维模式下,精神分析学理论的科学性质面临着的认同危机。尽管弗洛伊德《科学心理学计划》一书中尝试把神经症的机制和大脑解剖的生理学结合起来,坚持其理论学说的自然科学定位。同时在《精神分析引论新编》中强调精神分析没有背离科学的标准,它是用科学的眼光审视世界。但其宣称的"科学的理论",没有能够获得"科学的证据"的支持,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则指责精神析学为伪科学。
巴克是生态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建的行为背景理论是生态心理学的支柱性理论之一,也是巴克对生态心理学重要的理论贡献。行为背景是由行为和环境的持久模式组成的动态结构,它是自然发生的、整体水平的、一个环境的单位,同时又能够被参与其中的个体所感知意识到。行为背景因包含特定的时空模式和特定的行为模式两大特征簇,因而在分析行为活动规律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越性。巴克的行为背景理论因其对于环境以及个体的深刻新颖
现象学为心理学拓展了通向经验之路,尤其能够为心理学展现出日常生活的深刻意蕴。对洗脸行为进行心理学层次的现象学分析,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洗脸行为是一种使得人在世界中的生存得到转化的日常生活实践。具体来说,首先,从意向性的生存结构看,洗脸行为是一种指向脸的反身行为。其次,从身体的姿态上看,前倾的身体以及向内弯曲的双臂构成了相对封闭的空间,使得对自身的关照成为可能。再次,从活动的内容上看,洗脸行为通过除去
核心情绪是一种神经生理状态,位于基层意识且先于初级情绪而存在,与知觉过程、认知过程及行为混合而成意识流,随着时间逐渐展延为特定情绪,因而是情绪产生的原初状态,人类意识中的情绪也是建立在核心情绪之上。它有效价与唤醒两个维度,效价可表现为主观感受(如愉悦/不愉悦)或者行为(如趋/避),唤醒亦有生理唤醒和心理唤醒。
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访谈、文本分析和自然观察。其访谈法的形成受到精神分析的巨大影响,二者之间存在一些相似之处,该文从比较的视角探究精神分析对于质性访谈的启示。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认可个案的分析结果、访谈的开放模式和个体陈述与行为意义的解释以及对访谈者个人经历和训练的重视。不同之处在于质性访谈强调情境中的人际互动和研究主题的伦理性,而精神分析的焦点在于移情与反移情的把握以及症状的治疗。
根据普通心理学教材的定义:"注意是意识在特定对象上的指向与集中",同时还有:"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知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状态"。如果"注意"是一种状态,那么心理学实验以及相应的理论模型如何能够直接地描述一种心理状态呢?比如关于知觉的注意状态,研究者通过对知觉反应特征的考察来推论知觉的状态,此结论中,研究者如何分辨哪些是知觉的加工特征,哪些是注意状态的特征?如何避免研究在概念层面上的混淆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工作卷入也逐渐成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领导支持感量表,心理授权量表以及工作卷入量表;以310名分别来自天津,上海地区的5家制造业员工为研究被试;探讨领导支持感对员工工作卷入的影响以及心理授权在员工领导支持感与工作卷入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并为企业提高员工的工作卷入提出参考性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领导支持感与工作卷入呈显著的正相关;(2)心理授权的所有维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语义加工的缺陷.迄今为止少有文献关注具有分裂型人格倾向的健康个体的语义加工过程.本研究使用词对语义关系判断任务探讨具有分裂型人格倾向个体的语义加工过程.刺激不同步时间为700毫秒.实验被试包含10个具有分裂型人格倾向的大学生和10个不具有该倾向的大学生.行为数据表明两组被试在反应时上均出现明显的启动效应,且不存在组间差异.两组被试对于有关词对的反应时间明显短于对
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来探讨分裂型人格偏执观念的潜在神经机制。通过SPQ(Schizotyp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问卷筛查,共有33名大学生参加了此研究,其中17名入组SPD(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组(分数≥35),16名入组非SPD组(分数≤22)
过去的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病人会低估未来奖励的价值,进而不能有效的进行最优化的选择.分裂型人格作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特质,目前还不清楚这些个体身上是否也存在与精神分裂症相类似的决策行为的改变.本研究旨在考察分裂型人格倾向个体的延迟折扣与决策行为的情况.34名分裂型人格与34名对照组参加了本研究,他们都完成一份考察延迟折扣率的问卷(Monetary-Choice Questionnaire,MCQ)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