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范式的重大转换与新价值的提出

来源 :中国社科院,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h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10年间,笔者多次在演讲或著述等场合传达了如下信息,那就是"我们现在生活在世界文明范式的重大转折时期".这里所说的"世界文明",是指200年前在欧洲产生、后来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播的所谓近代文明.它在给人类带来了财富、带来了生活上的富裕和便利的同时,也难免会把人类带向灭亡的危机境地.世界文明已然呈现困局,必须要大规模地调整方向,或者说要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文明的性质.其原因就在于正在困扰地球的两大互相关联的问题:一个是地球的环境问题,另一个是资本主义经济问题.面临全球发展的危机,地球共同体上生存的人类必须创造出能超越某一个人或某一国家价值观的"地球人共有的价值".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正在逐渐衰退,这是世界性的趋势。在近现代伦理学史上,有一种较为强烈的倾向认为,道德判断应当是个人决定的问题。这导致了价值相对主义的蔓延、认为对遍性价值的追求是痴人说梦。但是,在我看来,伦理学在是一门学问的同时,伦理学工作者仍然怀有一种追求伦理方面的普遍性真理、创造普遍性原理的冲动。
其他文献
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日益严重和普遍的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们开始省思经济增长与资源、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检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质疑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引发了西方第三次自然环境保护运动.随着这次环境保护运动,一种低碳、绿色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的思想开始萌芽和发展.我国经历30多年的经济高增长后,资源、环境、生态的承载力己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倒逼经济转型进入新常态
黑格尔"良心与伪善"的理论,是在批判康德"良心与伪善"理论"形式主义"缺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黑格尔通过《精神现象学》及《法哲学原理》的相关章节,建构了完整的"良心与伪善"的理论体系.阐述了"形式的良心必然产生伪善"的观点和立场.黑格尔的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存在历史性局限.
食品伦理学的雏型蕴含在人类的食物习俗之中.一般说来,人类的食物习俗倾向于健康快乐的自然目的,并逐步形成相应的节制德性.当食物习俗和节制德性追求社会目的时,节制德性也就突破自身限制,走向外在食物伦理规范的轨道.在特定历史阶段(主要是中世纪),食物习俗和节制德性转化为神圣食物法则与世俗食物伦理的颉颃.二者的颉颃在农业科技大变革的历史境遇中演进为食品科技对人类伦理精神的挑战和后者对前者的反思.在此进程中
人类社会价值的多元性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但是,承认价值具有多元性的特征,并不意味着在多种多样的价值中无法达成共识,一些基本的价值能够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可,因而,人类社会存在着某些共同价值亦是确定无疑的."多元"不但包括了价值多样性的意涵,而且也展标识了这些价值之间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程度.共同价值与多元价值并不矛盾,而是共存共生的.“场域性共同价值”不能违背“全人类共同价值”,“场域性共同价值”
作为一个价值多元主义者,伯林对人类生活中的决定论理念的反对与他对道德生活的观点之间存在着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凸显为伯林根据选择活动来看到人性的构成.对伯林而言,人性的概念是道德理论的前提,但是他依然不能接受这种可以追溯到智者学派并奠定了古典的和基督教自然法基础的共同人性.同时,伯林也意识到对人性的研究离不开对一些基本道德概念的用法的理解,因为"正是这些基本道德范畴而不是关于人的动机或兴趣的直接观点给
公民不良道德态度的转变是道德治理的落脚点.在道德态度转变过程中,人际交往中的参考者作为客观因素起重要作用.个体态度实际上受到参考者对道德事件的态度和个体对参考者态度的影响,道德态度转变是个体寻求三者态度综合平衡的过程.教育者、道德榜样、反面典型都是个体道德态度转变的参考者,同时,各级各类社会群体是大的参考者.个体在群体中的道德态度是群体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改变受多种心理效应的复杂影响,形成一种"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的改革开放,虽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社会上的一些领域存在着道德失范现象:具体表现为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新闻侵权、传媒歧视等;改革开放以来传媒领域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是有特定原因的.
中华传统价值理念是中华文明演化过程中反映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的思想观念形态.面临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以及反传统的现代性的冲击,中国传统价值理念陷入了重重困境,然而人类发展的价值共识、文化演进的内在规律以及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向为中国传统价值理念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现实可能.因此,中华传统价值理念需要将传统与现代相承接、与马克思主义深度融合、汲取古今中外文化之精华,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现代性重塑.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脏手"行为的逻辑结构有悖于通常意义上的OIC原则,使行为者陷入道德两难.导致这种两难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脏手"蕴含了不同价值诉求之间不可公度、无法相互还原的根本冲突.而行为主体的情感体认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试图缓解冲突并寻求共同价值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