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侯鯖字海》與《漢語大字典》義項比照糾謬七則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古今两部有代表性的字书《五侯鲭字海》与《汉语大字典》义项比照可以得知:“孾”,女孩也这是保留了“孾”的本义;“孾”,同“婴”,孩也,这是“孾”后起义。“(石八)”,石破声; “玐”,玉声;二者不是异体关系,但二者音近可以通假,“节”,义项“药名”中的“药”应是“乐”传抄之讹。“贷”,义项“只也”中的“只”应是“(贝)”之讹; “琐”为“(贝)”的后起字。“臾”的造义为捆绑时抓住头发拖拉、会意字, “臾”的造义为一带着提梁的器具、象形字; “蒉”为“臾”的异体。“礽”应是“仍”的分化异体字。“(礻互)”与“祗”音义相同,为同一种构形方式而选用的偏旁不同产生的异构字。
其他文献
本次大会主要题纲是:中华汉语文字历史性第二次书同文运动。中文本质是具备超高智慧的特性功能者,是意音符系统。重点分析了意音符系统的简易性功能、自创性功能、科学性功能。
史、事、使、吏一字分化,这是文字学或古文字学界公认的意见。但对于古文字资料中史、事、使、吏等字的字际关系的认识,学界给出的都是一些概括性的笼统说法,记录这些词的形体是否有一定规范,这些词在形体上的分化开始于什么时代及其分化的时代层次如何,学界并没有给出具体而详确的答案。本文以两周金文材料为重点考察对象,上溯殷商甲骨文,下延至战国简帛材料,并联系传世文献,试着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两周金文资料,以《殷
本文以王力提示的音同或音近基准的叠韵,对转,旁转,旁对转,通转(韵母),双声,准双声,旁纽,准旁纽,邻纽(声母)为根据,从音韵学的角度对这些新罗时期的名词是否是异表记进行考证。
本研究对“和·序”识字教学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试图从哲学、文字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野综合阐释“和·序”识字教学的理论基础。
“非”是个独体字,许多学者都解析了“非”字及一些以“非”为构字部件的字。综合分析“非”字的形、音、义,我们认为:“非”是“飞”的分化字,“非”的本义是“相背”,“非”也有“飞”义。人们探求汉语中字与字之间的关系由来已久, “右文说”“因声求义”“语根”等都是重要的理论。1988年,蔡永贵先生在《“右文说”新探》中把“右文说”定义为一种“母文表义”的理论,认为“右文”不是声符,“右文说”所论对象不是
文字输入有语音、手写、扫描等多种方式,而在大众生活中最适用的还是击键输入,俗称打字,其他任何方式当前都难以完全替代打字。英文打字很容易,因为英文只有26个字母码元,电脑键盘也是针对它设计的。而汉字复杂多变,没有简明的标准化码元,必须通过编码进行转换,才能击键输入。如何编码?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目前虽已呈现出“万码奔腾”的可喜局面,但还没有“一码”能达到理想的要求。打字仍然是国民进入网络的主要障碍。汉
综合分析“非”字的形、音、义,我们认为:“非”是“飞”的分化字,“非”的本义是“相背”,“非”也有“飞”义。采用蔡永贵的“母文表义”说,我们解析了《说文解字》中收录的31个“非”族字,写成了《解析“非”及(说文解字)中的“非”族字》一文。在此基础上,本文补充分析《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说文解字》以外的“非”族字,分成“相背”义、“交错”义、“错、反对、讥讽等”义、“两两相从、成双成对”义、“隐盖、
汉字是以形声结构为主的文字系统,这是汉字的主要特点。形声字由形符与声符结合而成,形符提示形声字的字义,声符提示形声字的读音。这样的结构使汉字的形、音、义三者形成紧密的联结,可以以有限的形符和声符创造出无限的组合样式,应付一切文化的记录需要。有学者说它是最完美的造字方法,是十分正确的。因此,要了解汉字构形的规则与特点,形声字无疑是一个很重要内容。也因此,从古至今形声字一直是汉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的
战后日本汉字的字体出现了混乱状态,这与日本政府推出的汉字政策有着密切的关联。就字体问题,日本政府在战后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汉字表对规范日本国民的汉字使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同时存在着不少问题,并通过对这些汉字表进行分析,探究日本常用汉字字体存在的问题。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就“表外汉字字体表”、人名用汉字以及JIS汉字而言,毕竟是国语政策意义上的一个整体。而合三为一的结果便是汉字表内两种字体的
以韩国坊刊本《九云梦》(1803)为依据,全面调查其中的中土传承俗字和域外变体俗字。结合朝鲜刊本《樊川文集夹注》(1440),揭示汉语俗字在韩国的传承与变异轨迹,探寻古代汉字圈“通用俗字”历史面貌,探求“国别俗字”发生发展规律,从通用俗字群反观汉语俗字的成立和演变,从国别俗字现象抉发汉字传播过程中的局部变异与整体变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