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r共掺杂二氧化钛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d198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N:Pr 共掺杂二氧化钛的晶体结构、电子结 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共掺杂同时在禁带中和价带顶形成了杂质能级,一方面,这有利于光生电 子-空穴对的分离,可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另一方面,掺杂后禁带宽度有一定的减小,从而使得TiO2基本吸收带边红移到可见光区。
其他文献
采用CO2 激光焊对2mm 厚轧制态ZK40 镁合金板材进行焊接,分析焊接速度和激光功率对焊接接 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及ZK40 镁合金激光焊接头成型性特点.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激光焊接工艺参数条 件下,可以得到表面成型良好、焊接变形小的焊接接头.通过焊后检测发现焊缝区组织均为细小均匀的等 轴树枝晶,并且熔合区的凝固组织也主要为等轴树枝晶,基本上不存在柱状晶,有利于焊缝性能的提高.分析表明焊接接头的
对AZ31 镁合金板材分别进行常规轧制、等径角轧制和异步轧制。通过对比三种板材的微观组织 可知,等径角轧制和异步轧制产生的剪切应变,增加了轧制变形量,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形核,细化晶粒。异步轧制过程中发生了完全动态再结晶,晶粒得到明显的细化和均匀化。由于低温和大变形的共同作用,板材在等径角轧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位错和孪晶,为后续的变形或退火过程提供了均匀的再结晶形核质点,细化和均匀化晶粒组织。由于剪切
本文介绍了扩径推弯法成形原理和影响弯头成形尺寸和形状的重要扩径推弯技术参数,技术参数包括成形 模羊角芯头的设计、芯头材料选择、感应加热圈的设计、扩径弯头温度和温度沿芯头的分布、扩径推弯速度和成品 尺寸控制等,不同材质弯头由于物理特性和不同温度下的拉伸性能的差异,可根据管坯材料特性,选择不同加工工 艺参数,方可保证弯头的形状、尺寸精度。
针对某柴油机部件高压油管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破裂、渗漏但又不便经常更换的问题,本文研究了管材衬拔工艺对304L 奥氏体不锈钢管材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子扫描、显微硬度、力学性能的分析表明:衬拔工艺可以明显改变内表面状态,可使内表面连续裂纹变得分散或者控制在微小尺度之内;通过此方法可在厚度方向获得小于20Mpa的硬度梯度分布,且强度均高于用空拔、轧制方法制备的高压油管;通过应用性能试验考核平台测试证明运
为了进一步提高用于焦炉煤气(COG)部分氧化重整制氢的BaCo0.7Fe0.2Nb0.1O3-δ(BCFN)透氧膜材料的透 氧性能,本文对BCFN 膜片部分氧化过程中的空气侧表面进行了改性研究.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 Ce0.8YO.2O1.9 (YDC) 纳米粉体,在BCFN 膜片的空气侧涂覆上一层多孔的具有催化性质的纳米YDC 材料.通 过XRD、TEM 和SEM 等分析手段对膜片改性前后样品
本文以C2H4 和H2 稀释的SiH4 为先驱体,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通过改变C2H4 流 量制备了一系列富碳的氢化非晶碳化硅(a-Si1xCx:H)薄膜。使用椭偏仪,FTIR,Raman 散射仪,光致发光 测试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薄膜的沉积速率随C2H4 流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折射率随着薄膜中Si/C 相对含量的减少而单调减少;薄膜是由氢化的sp3 杂化
最近,Wang 等人利用传统的雾化法制粉工艺在具有液相两相分离(液相调幅分解型)的Fe-Cu 合金体 系中制备了具有自组装卵型复合组织的粉体材料。然而,该卵型组织的形成机理和形成过程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鉴于该类材料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前景,深入地研究卵型组织的动力学形成机理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利用相场方法,建立了全新的用以研究自组装卵型复合组织形成机理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耦合了 流体动力学方程,可研
选取Cu-8wt.%Ag 双相合金,根据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技术,采用具有90°夹角模具,选取四个 不同制备路径(A,BA,BC 和C)进行处理1-4 道次.对四个路径不同道次的样品进行拉伸实验,利用扫描电子 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四道次样品组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Ag 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表现 出明显的路径敏感性.四道次后不同路径获得的组织明显不同,力学性能也差别很大.基于以上
Mg-6Al-0.5Mn(AM60)镁合金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变形过程中的组织和织构演化通过背散 射电子衍射技术及透射电子显微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ECAP 变形前,常规轧制态AM60的平均晶粒尺寸为36.6m,具有典型的基面织构,即C 轴沿垂直于轧制方向分布; ECAP 变形后,晶粒逐渐细化至 2.5m(四道次),织构类型随ECAP 变形道次增加而逐步演化,最终大部分晶粒的基面平行于
微束等离子喷涂作为一种小功率等离子喷涂技术可以在薄壁或细窄零件表面制备涂层,粉末沉积率高,由此减少了喷涂材料的浪费。本文在分析粒子状态对涂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的基础上,从有效提高粒子加 热效率的角度出发,应用新型微束等离子喷涂系统在低碳钢基体上分别制备了Mo、Cu、Ni60 和NiAl 涂层,采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涂层的组织结构,分析了喷涂电流、喷涂距离对喷涂层显微组织结构与孔隙率的影响。研究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