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冷却实验研究Ⅰ:最优喷雾高度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t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喷雾冷却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散热方式。本文首先以喷雾冷却技术中的CHF(临界热流密度)准则为前提,假设出最佳换热准则(H准则):当圆形喷雾区域正好与方形热源边沿相切时系统换热性能最佳。设计并构建了喷雾冷却实验装置。以水为冷却剂,用三个DANFOSS喷嘴(锥角分别为54°,50°和54°)对30×30mm2的铜热源表面进行喷雾冷却。实验结果表明喷嘴流量与压力的开平方成正比。通过实验手段得到了各喷嘴与热源的最优高度。根据实验情况修正了所假设的H准则:当喷雾形成的外推薄液膜的外沿与方形热源边沿相切时系统换热性能最好。
其他文献
应用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并结合SIMPLEC算法,近壁区流动的处理采用加强壁面函数法,对相应的多孔气膜冷却实验进行数值模拟,将数值解与实验值进行比较,进而对纵向耦合涡的发展
会议
本文对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热收集器设计与应用做了理论计算与说明,并且讨论了不同翅片高度,翅片间距对于热收集器回收热性能的影响。综合热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分析,选择了合适的翅
本文主要通过实验研究了含相变微粒乳液RB自然对流临界启动及稳定性问题。实验先后以水、含正十八烷相变微粒乳液、正二十二烷相变微粒乳液为工质,研究了含相变微粒乳液自然对
本文利用微加工技术,加工了集成有微加热器的微通道。借助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和高速图像采集系统,在一定的入口水温和热流密度条件下,研究了微通道内过冷沸腾,在微通道内发现了微汽
会议
文中管的导热系数、纵向长度和肋数都对纵向导热有影响,随着纵向长度的增大,纵向导热的影响急剧减小。导热系数和肋数的增加都会使纵向导热的影响增加。对L小于100mm 短管来说,
换热网络规模逐渐向巨型化发展,使得换热网络的综合和优化面临挑战,传统的优化方法不能很好得应用。本文在分析换热网络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将连续性原理引入进来,并研究了连续性
基于修正的Darcy定律,数值模拟了上端开口,从底部等温加热的多孔介质中黏弹性流体的自然对流与传热,其中使用了特征松弛时间λ和迟滞时间ε来表征黏弹性流体的性质。我们选择了
本文以气体通道与催化层之间的物质传递为研究对象,编制了一个二元数值模拟程序,并利用其计算结果从物质传递的角度探讨了各种因子对燃料电池发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扩散
会议
针对异步电动机定子结构特点,利用有限元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型,对其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实验测量结果显示模型基本准确。在此基础上对定子绕组发生程度不同的局部短路故障时定子的温
会议
通过超声乳化的方法配制得到了体积浓度分别为0%、3%、5%、7%和9%的水-FC-72纳米乳液,并将其加入到内径为2mm的小型振荡热管中。实验发现,振荡热管的传热能力随着纳米乳液浓度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