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土地批后监管制度

来源 :福建省土地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l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土地资源稀缺性和资产保值、增值性日益突显,使长期以来土地管理中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越发严重.由于监管力度不够甚至出现“监管真空”,违法违规使用土地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亟需加强土地批后监管工作,以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达到科学高效管理土地,确保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本文在分析现状和意义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加强土地批后监管工作措施,供政府相关部门在土地批后监管过程中借鉴.
其他文献
自驾车房车游已成为中国旅游市场新业态,中央和地方政策利好不断,纵然房车、营地数量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因为有庞大的自驾游人数和私家车保有量做支撑,加之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未来自驾车房车营地市场不容小觑.基于我国特有的自驾车房车营地旅游市场特征和现实条件,提出当前营地投资以吸引私家车自驾游为主、以引导房车旅游为辅,营地的配套设施配备一定比例的帐篷露营区、并考虑采用集装箱酒店,与汽车生产商合作为营地
春节期间,一篇《博士返乡日记》引发各界关于农村现状的讨论,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具体部署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的改革试点任务.
研究目的:研究莆田市城市绿心生态建设水平.研究方法:采取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莆田市城市绿心建设切实可行.本文以莆田市城市绿心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绿心的现状,大片农田肥沃生态绿心的“荔林水乡”密布,生态绿心的村落文化底蕴丰富.存在问题,村庄没有规划,开发面临压力.河道设施不完善,环境质量堪忧.传统建筑风貌破坏,需要大力修缮基础设施缺乏,配套建设需加强.提出了一些建议:要统筹协调,积极推进建设要立足实际,
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中国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研究方法各异,以Fuzzy-AHP为主;(2)评价区区域化特征明显,以东部经济较发达区为主;(3)指标选取以地质条件为主,开发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水平考虑较少;(4)评价区出现竖向分层次结果,评价对象以浅层区域为主.伴随着对城市
借鉴已有的耕地生产效率研究案例,利用DEA模型对福建省的耕地生产效率进行计算,并分析9个设区市的平均耕地生产效率,将9个设区市分为3个级别,进而利用Tobit模型对耕地生产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复种指数对耕地生产效率影响最大,人均GDP以及单位面积机械动力对耕地生产效率是正相关关系,而农药对耕地生产效率是负相关的.加强对耕地生产的科研投入,以及新科技的技术推广,合理使用农药,适当实施
伴随着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中央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工作的推进,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通过耕地质量监测,能有效掌握耕地质量的动态变化趋势,提高政府农业宏观决策的科学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本文以明溪县2016年耕地质量年度监测为例,通过对类型划分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索,分析监测类型的主导因素及驱动因子,建立耕地质量监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基本农田,是指中国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即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本文以福州市仓山区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为例,以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功能定位为切入点,选择仓山区永久基本农田较为集中的区域,以福州特色农产品茉莉花为主题,尝试以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测量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的测绘事业的发展,电子技术和测量技术结合起来的数字测图技术正是测量事业的必由之路.本文对数字测图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包括它的功能特点、成图方法、技术路线、应用领域等方面.同时,以连江山岗高科技开发区土地平整工程为例,介绍利用全站仪和RTK运用草图法进行数据采集,运用CASS7.0成图软件开展数字测图方法,并进行土方量计算.再者较
根据调研和分析了厦门城乡统筹的土地生产制度的二大障碍和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四大问题.针对厦门市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厦门城乡统筹土地市场的5大对策和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5大思路.
房地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行的绿色建筑、生态居住区建设离不开市场,但如何兼顾开发与保护并行,建设绿色建筑、生态居住区,是值得开发商、规划设计师、居住者共同努力的方向.本文就如何引导开发商科学策划,相关科研、职能部门在技术层面联动配合、和谐发展,使居住者、开发商和社会同时获得最大利益,求得绿色建筑开发与保护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