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乙酰化酶调控在哮喘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二次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组蛋白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一曲古抑菌素A(TSA)及地塞米松(Dx)对哮喘小鼠治疗作用的差异,深入探讨组蛋白乙酰化酶调控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BALB/C小鼠通过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经鼻滴注激发造成哮喘模型;Dx治疗组每次激发前30分钟予以Dx 1.5mg/kg(0.2 ml)腹腔注射:TSA治疗组1mg,/kg腹腔注射0.2 ml,末次激发24小时后测定肺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SA)测定血浆及左肺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中IL-4以及IFN—γ水平,血细胞及BALF沉淀wright—Gierma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右上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病理改变。 结果:TSA及Dx均显著缓解小鼠的哮喘症状,改善气道高阻力及顺应性(P<0.05),TSA改善值优于Dx(但组间差异:P>0.05)。TSA抑制BAL.F中淋巴细胞增生的作用弱于Dx(P<0.05)。Dx以及TSA均能显著抑制哮喘小鼠Th2型细胞因子IL-4的分泌,但都缺乏升高IFN—γ的作用。 结论:HDAC通过抑制GM-CSF等因子的表达减少哮喘外周血及BALF中的炎症细胞,其抑制IL-4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作用与炎症的时相有关。而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则通过减少VGEF以及EGFR表达,改善哮喘的病理表现、气道顺应性和阻力及粘液高分泌。
其他文献
变态反应性疾病由变应原所引发,因此确定致病的变应原对防治此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吸入性过敏原,如尘螨、猫皮屑、犬皮屑、树花粉、草花粉、真菌和少数其他途径进入的药
会议
背景: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哮喘和食物过敏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有食物过敏的学龄儿童,其发展为哮喘的可能性也较高。 目的:了解北京城乡食物过敏自我报告率以及常
会议
@@皮肤过敏原试验是一种体内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方法,可用来检测患者对多种过敏原的敏感性。皮肤过敏原试验可作为变态反应疾病患者寻找病因的临床常用方法。为了解北京地区呼吸
目的:调查陕西省地区级城市中心医院哮喘相关科室医师对哮喘知识的了解程度,旨在评估前期哮喘协作组在医师教育方面的成果,为陕西省下一步的医师教育工作部署提供理论依据。
会议
目的:探讨汽车轮胎胶粒引起的交警呼吸系统损害及其致敏性。 方法:对455名外勤交警及243名对照人员进行呼吸系统症状询问调查及肺通气功能FVC、FEV1、MMF、V50等指标测定;并
会议
目的:调查辽宁地区2003—2007年过敏性哮喘患者发病趋势及其变应原的种类、分布和反应强度。 方法:应用12种标准化变应原(Alutard(R))对2003—2007年我院变态反应免疫治疗中
会议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对卵白蛋白(OVA)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动态变化的影响。 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按不同时相随机分组,每组6只,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
会议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对哮喘豚鼠肺泡巨噬细胞(AMs)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 (IL-1β)水平的影响。 方法:30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
会议
背景:中国哮喘和鼻炎患者的致敏情况至今未明。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中国哮喘和鼻炎的门诊患者对常见致敏原的过敏情况,同时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月份之间的致敏原阳性率的
会议
目的: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运动对肺功能有负面影响。为评估我国优秀运动员肺功能水平及探讨不同的运动类型对呼吸系统是否造成不良影响及可能机制,我们对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进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