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9000计算机监控系统变位上送功能的实现

来源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水电控制设备专委会2015年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ytur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水电站H9000计算机监控系统新增的变位上送功能的原理、实现和作用.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用软件方式对状态点和报警点进行事件顺序记录,实现变位上送功能,可提高监控系统的数据记录性能,并可为水电站故障分析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信息记录.
其他文献
光能和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当今中国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重点,但其发电的不稳定性一直是制约这类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风能、光能与抽水蓄能互补发电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阐述了新能源及智能小电网的发展现状,风能、光能和水能特点及其互补技术的工作原理,并提出这种能源利用方式的控制策略及应用前景.
为提升水电站群的运行管理水平,降低运行人员劳动强度,完善与智能电网的厂网协调能力,水电厂的智能化迫在眉睫。以“安全、可靠、高效、智能、协同”的先进理念为指导,从流域水电站群优化运行决策的全局重构自动化系统整体架构,采用统一、开放的国际通信标准和信息建模标准,设计建造一套智能对象化水电调平台系统,将原来分散的电调和水调的监视、控制、预警和作业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基于统一平台开发,利用先进的面向对象方法
黄河上游梯级集控拥有众多水电站,其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为中水科技开发的iP9000一体化系统,平稳过渡替换原来的H9000v3.0监控系统,秉承了整体规划、实用、可扩展性、针对性、交互及界面友好性等原则,整体部署一区和三区系统,新增智能报表、与集控视频监控系统联动、智能告警等功能.iP9000一体化平台在大型梯级水电站集控中心获得了成功应用.
计算机虚拟化技术不论是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都在迅速发展,服务器、存储设备投入成本的降低,本文主要结合藏木水电厂对虚拟化技术的实际应用,从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虚拟化技术的优越性;虚拟化技术在本厂的使用情况;虚拟化技术在本厂的发展设想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采用虚拟化技术后,采购了三台服务器、一台存储设备以此组建服务器虚拟化环境。如果将这些设备比喻为一台传统服务器,则其中的两台服务器负责完成CPU,主板,内
本文从南网电网某水电厂机组一次调频并网运行考核实际案例出发,结合一次调频并网运行考核标准和算法规范,介绍了一次调频考核分析和申诉的一般做法,总结产生一次调频考核的常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景洪电厂现地LCU采用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生产的SJ-500系列,其中水机保护采用继电器硬接线方式实现,大部分继电器同时具备开入、开出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维护极为不便,可靠性较低,且不具备精确延时防误动功能.因此将水机保护由继电器硬接线方式改造为PLC方式实现很有必要,本文从优缺点分析、设备选型、改造实施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指出改造完成后,通过静态、动态联调试验、模拟现地控制单元PLC失效等方式验证
景洪电厂监控自动化UPS电源系统为双机并机单母线运行,且两台UPS主机不能正常并机运行,当两台UPS主机并机运行时,会出现两台主机跳旁路现象,跳机后处于无UPS状态,同时两台且UPS主机未配备独立的蓄电池组,本文就UPS电源系统改造工程系统设计、运行方式、容量选择以及实施难点进行阐述,在确保监控自动化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完成监控自动化UPS电源系统的顺利过渡.
本文以流域梯级大型水电站取消现场中控室实现国内先进的远程集中控制管理创新为目标,在公司第一个电站建设时就规划了公司大型电站远程集中控制方案;从而节约工程建设投资,减少运行人员配置,改善生产人员工作环境.
本文介绍了广西贵港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项目的总体结构,并着重描述了广西贵港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及主要功能的实现,指出广西贵港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之后,在硬件上沿袭了原系统的冗余结构,并增加了水机保护硬件回路;H9000V4.O系统软件更加丰富、灵活,实现了广西贵港电站原系统的主要功能,弥补了原系统的部分缺陷,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运行人员的要求;在经济上投入较低,所以,从整个系统的性价比上较以前有了
本文介绍了水电站H9000LCU程序标准化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对H9000 LCU程序的标准化,调试人员通过填表的方式即可完成如下功能:数据上传;双机切换;顺控程序结构;功率调节,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调试人员的调试难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调试的效率、减少了程序的问题,更方便了对程序的维护。同时程序增加了对通道的判断、温度梯度闭锁等功能,使整套程序的功能更加多样,并提高了整套程序对外围设备控制的安全性。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