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颗粒材料在局部力作用下的力传递规律研究

来源 :2013中国力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复合颗粒材料的力学模型,基于离散单元法,分析局部力作用下复合颗粒材料内部的力传递特性.模拟结果发现不同物理属性的颗粒复合模式会明显影响其内部的力传递特性,尤其在交界面上,接触力传递的大小、方向等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这种微-细观传递特征的变化最终会对颗粒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对C40混凝土和4种陶粒混凝土试样分别进行0次,50次,100次和150次的冻融循环,冻融循环后对试样进行动静态压缩试验.用SHPB对试样进行动态的压缩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周期对陶粒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用超声波无损测试技术研究陶粒混凝土内部的损伤变化.给出了冻融循环周期与陶粒混凝土损伤的变化曲线,研究了冻融循环次数对陶粒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会议
在航空空航天,核反应堆等工程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小尺寸试样构件断裂韧性测试需求日益凸显.开发了可实现小尺寸构件断裂性能测试的楔入式加载系统,试样采用了C形环试样和类CT试样两种构形.基于有限元分析和柔度法理论,分别建立了C形环试样和类CT试样在楔入加载方式下的裂纹长度预测公式和应力强度因子K的表达式,为开展小尺寸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测试方法.
会议
在对C40混凝土、砂浆混凝土和陶粒混凝土(陶粒体积百分比分别为15%、30%和48%) 150×150×150mm3的立方体试样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的同时,利用宁波大学自制的变截式霍普金森压杆对φ70 mm×35 mm的混凝土圆柱形试样进行不同应变率的动态压缩试验.通过研究不同应变率下各个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和测得的超声波数据的变化,探讨应变率对陶粒混凝土破坏的影响以及陶粒的吸能贡献.
会议
采用基于AIREBO势函数的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在净电荷和温度场作用下的锯齿型和扶手型石墨烯的力学行为.并采用Nosé-Hoover热浴法控制体系的温度,得到不同温度下石墨烯的拉伸应力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电荷的增大石墨烯的杨氏模量明显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石墨烯的临界应力明显减小.
会议
通过对细胞在流场中变形的理论预测与实验观察达到对细胞膜力学参数定量测算的目的.在理论模型中,细胞的变形与放松是一个流-固耦合的过程.结合胞浆的流体力学模型与脂膜的固体力学模型,本工作推导出关于细胞变形几何参数的常微分方程.细胞膜的力学参数诸如刚度与初始张力等可经由理论与实验数据的对比精确而简练地测算出.此外,在求解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细胞膜放松的普遍对数相似率.这一相似率表明了一个单一无量纲放松时间标
会议
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计算对平压头和圆锥压头压痕方法表征超弹性软材料的本构参数进行了研究,选取了3种目前常用的超弹性本构.通过量纲分析和有限元计算,建立了压痕实验中载荷与压入深度以及材料本构参数之间的显式关系.利用所得结果,研究了通过传统的Sneddon解得到超弹性材料初始剪切模量的适用性.
会议
以珍珠母、牛角等几种典型生物材料为例,简要介绍生物材料的一些断裂特点及其主要强韧化机制.首先,研究了珍珠母中微纳米结构对其断裂韧性的贡献,发展了一种基于微观结构的断裂力学模型,用于计算珍珠母类材料的断裂韧性,分析了这类材料对缺陷的容忍度.其二,通过实验,研究了牛角的强度与断裂性能,讨论了这类材料特有的一些断裂特点和物理机制.
会议
采用将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筒仓等径球颗粒群出流的联锁结拱进行分析.前人给出的出料口孔径与最大颗粒粒径的比值经验数值为6~12倍,试验证明结拱主要依赖于孔径粒径比,试验所得临界值在4.6~5.2范围内.试验还证实料床横向尺寸和高度增加使结拱几率增加.还发现等径球结晶化对颗粒流态影响显著.
会议
以弹性应变能存在极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超弹性软化模型在模拟脆性材料或软性超弹性材料的破坏时具有概念清晰、形式简单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考虑颗粒材料的变形和破坏特征,对现有颗粒材料超弹性模型进行软化修正.考虑颗粒材料不可逆变形,基于能量概念定义了一个塑性应变、等效塑性应变及加卸载准则,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基于应变能极限概念的增量型本构模型.
会议
采用实验和离散元模拟研究了具有两个连续拐弯的斜槽颗粒流相变行为.研究表明,随着两瓶颈间的通道宽度D的变化,通道中会出现稀疏流到密集流的相转变,在转变点附近会出现奇特的双稳现象.在双稳区域,取决于初始颗粒流量,通道中的颗粒流可为稀疏相或密集相.实验和模拟得到了此系统的流量密度关系,以及双稳态的产生原因.改变下瓶颈出口条件,系统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相变行为,据此讨论了最优颗粒流率的优化问题.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