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野生动物潜在生境空间建模方法研究——以印度野牛Bos gaurus为例

来源 :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we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资料不全、保护对象空间分布数据现势性差,是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面临的共同难题。论文以2002年印度野牛印度次大陆的空间分布图和开放式基础地理信息和生态环境数据库的30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逻辑斯蒂回归(LR)、分类与回归树模型(CART)、基于规则的遗传算法(GARP)、最大熵法(Maxent)4种途径,建立印度野牛印度大陆部分潜在生境预测模型,从接受者运行特征曲线下面积(AUC)、Pearson相关系数、Kappa值三个方面来检验模型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印度野牛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三个评价指标中,4个生态位模型预测精度均达到中等或优良水平,其中Maxent在物种现实生境模拟、主要生态环境因子筛选、环境因子对物种生境影响的定量描述方面都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年平均降水量、温度季节性变化、林木覆盖率、标准归一化植被指数、海拔高度、距主要道路距离是影响印度野牛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论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对大尺度上中国濒危物种生境预测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选择黄土高原天然林——黄龙山林区的菜家川林场为研究对象,依据1986年和1997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利用不同森林类型的生物量与蓄积量的回归模型,对其森林类型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两期之间森林总碳储量减少了9.64%,说明80年代森林的碳汇功能较低;森林平均碳密度为22.4tC/hm2,底于同期全国和陕西省的森林平均碳密度50%左右;阔叶林的平均碳密度均高于
本文采用热脉冲法对梨树树干不同方位液流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梨树树干不同方位液流量在生长旺盛的晴天、阴天和小雨时,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表现为早晚低、白天高的单峰或双峰曲线;而在中到暴雨、9月底(小雨)和即将休眠的10月底(晴、阴天),不同方位液流量日变化不规则。不同方位液流量日峰值、日均值在晴、阴、小雨和中到暴雨天气下的比值分别为3:2.7:2:1、10:9:7:4;而不同方位液流量
利用热扩散(TDP)技术测算了毛乌素沙地21年生新疆杨蒸腾速率,分析了新疆杨蒸腾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土壤水分、水面蒸发以及叶面积指数的关系,以期为毛乌素沙地新疆杨防护林结构配置及水分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在主要生长季节(4-9月),新疆杨单株蒸腾总量为5300.96 L,月晟大蒸腾量出现在6月,为1073.82 L,占4-9月总量的20.26%。(2)新疆杨蒸腾速率与太阳
为沂蒙山区森林植被建设中合理群落类型的选择与配置提供参考,以淮河流域沂蒙山林区典型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水分贮存与入渗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森林群落具有显著提高林地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量和土壤入渗速率的作用:其作用程度以混交林大于单纯林,阔叶林大于针叶林。②森林群落对土壤(非毛管)滞留贮水量的提高程度明显大于土壤(毛管)吸持贮水量,因而具有明显的涵养水源作用。③霍顿(Horton)模型和
对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的K、Ca、Mg、Mn、Fe共5种养分元素进行了测定,结合水量分配比例,计算了各元素在森林中的净输入量。结果表明:(1)原始红松林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除Fe元素外,所有浓度值均有树干茎流>穿透雨>大气降雨;从各元素平均浓度来看,Ca元素最高,Fe元素最低,其排序为:Ca>K>Mg>Mn>Fe。(2)大气降雨年平均浓度中,K元素变动系数最大,为1.514,Ca元
本文以林木害虫舞毒蛾为实验材料,用不同剂量超声波照射舞毒蛾虫卵,观察照射后虫卵死亡率的变化情况,目的为物理辐照灭虫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表明:随着超声波剂量增大死亡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超声波作用生物效应显著,当作用时间为20分钟时,死亡率变化急剧上升,死亡率超过50%,当作用时间超过120分钟时,虫卵几乎全部死亡。
林间诱捕结果表明,(Z,E)-9,12-14:OH表现出良好的诱蛾活性,而且在5ug-500ug范围内,剂量越大,诱蛾量越多,当剂量达到500ug时,诱捕虫量最多,而剂量在500ug和1000ug之间,诱捕虫量结果方差分析没有差异; Z-9-14:OH对皮暗斑螟雄蛾的引诱作用不强,(Z,E)-9,12-14:OH和Z-9-14:OH两者成分混合没有起到显著的增效作用。
本文通过广州市主要外来树种(包括乔、灌、草)的调研,结果表明:外来树种种类多,作用大,在观赏价值、速生性和抗病性等方面对于乡土树种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外来树种如果形成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会产生多方面影响,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其危害具有爆发性和长期性,且不可逆转,在引种的过程中应考虑其生态风险,正确处理林木引种与生物入侵的相互关系,对外来树种进行生物入侵风险评估,制定生物入侵防范
由于仁用杏(主要为大扁杏)具有抗寒、抗旱、耐瘠薄和易管理等特点,已逐渐成为辽宁西部地区乃至我国“三北”地区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当地农民对草兔危害杏树反应强烈,为此本研究对辽西地区草兔危害杏树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兔害防治措施的建议。研究分析表明同一地区草兔对不同林龄杏树的危害情况不同,主要对1—3龄进行危害,3龄杏树累计危害率高达83%,其中Ⅰ级(轻度危害)占31%,Ⅱ级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是脊椎动物体内与免疫应答调节密切相关的一个基因家族,由紧密连锁的高度多态性基因座组成。MHC基因作为重要的功能基因又具有高变异性,与动物的抗病性和易感性,以及种群繁殖力和生存力密切相关。由于对鹿科动物MHC基因缺乏深入的了解,目前的研究对象多限于DQ和DR座位exon 2,而且没有针对鹿科动物MHC基因特异的PCR引物,这妨碍了MHC基因进一步推广应用。但是随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