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法脱除天然气中硫化氢的基础研究

来源 :全国工业生物技术在资源与能源领域应用发展研讨及成果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ajiang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气是一个重要的清洁能源,天然气利用过程中陈旧的脱硫技术存在污染环境及能耗过高等缺点,微生物脱硫方法是该技术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利用化学和生物相结合的方法,接合Fe(Ⅲ)离子氧化吸收H2S生成单质硫、细菌氧化再生Fe(Ⅲ)离子两个过程,进行循环体系脱硫研究.通过细菌分离、纯化、诱变及活性研究,在多种菌种中筛选出一种氧化Fe(Ⅱ)离子活性最强的菌株;进行Fe(Ⅲ)离子氧化吸收H2S以及细菌氧化Fe(Ⅱ)离子再生Fe(Ⅲ)离子的实验研究,优化工艺条件,模拟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和细菌生长动力学方程,为天然气脱除H2S的新技术方法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存在竞争性抑制的Monod方程的变化形式,对高铁浓度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动力学进行实验研究,推导并建立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在8.8~32.5g/L初始亚铁浓度下的生长动力学方程。
其他文献
高矿化度的弱酸性采出水中的CO引起了文东油田高含水气举采油井生产管柱的严重腐蚀,研制了固体状缓释性酰胺咪唑啉缓蚀剂SMI-1(有效成分75%),简要介绍了制备过程.室内评价表明:①SIM-1可有效地保护A3、N80和J55钢材.②SIK-1与油基清蜡剂配伍.③电化学测试表明SIM-1为控制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在文东油田气举井试用,SIM-1缓蚀剂使井口采出水含铁平均由193mg/L降到76
选择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AD-AMQUAT),聚氧乙烯大单体(PEO-A)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单体,进行四元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出新型微粒絮凝剂.然后用该微粒絮凝剂分别对针叶木纸浆和特种纸白水进行了助留和絮凝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本新型微粒具有能单独使用、絮凝(助留)效果好和抗剪切性强等优点.
通过聚合物驱含油污水的水质分析,油水界面活性物质分离及油水分离特性测试,研究了聚合物驱含油污水油水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确定聚合物驱含油污水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机理主要为胶态固体颗粒吸附到油珠表面上阻止油珠之间的聚并和降低油珠与水相间的密度差,导致油珠上浮速率下降;含油污水中残留的聚合物一方面使胶态固体颗粒容易沉积在油珠表面上,使油珠聚并困难,另一方面也使水相粘度增大,导致油珠上浮速率下降.
工业污水处理剂LBT通过仔细测试它的反相破乳性,缓蚀性,絮凝性,以及与某些反相剂,絮凝剂,缓蚀剂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LBT处理含油污水具有好的反相破乳,缓蚀及絮凝的综合作用.
本文研究了两性表活剂(XYZ)和国产重烷基苯磺酸盐(HAS)表活剂复配后,在弱碱(NaCO)存在条件下,85%wt的XYZ和15%wt的HAS复配后的"三元"体系与大庆采油三厂原油作用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0mN/m(有些达10mN/m)数量级的超低水平,并且复配范围宽(0.35—1.1%wt),HAS的范围在81%—89%wt.解决了HAS与NaCO配伍时碱范围过窄、浓度过高的难题,为现场应用打
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C-s-C·2Br(s=2,3,4,6)与丙、丁、戊、己醇混合水溶液的lncmc随T增大而逐渐增大.计算所得热力学数据表明,C-s-C·2Br与醇混合胶团化过程服从熵驱动机理,也表现出焓/熵补偿现象.随着温度上升,熵驱动力增大.在指定温度时,醇分子烷烃链上碳原子数n增大使△G值减小,胶团结构更加稳定;而增加s使△G值增大,胶团稳定性下降.
用紫外光谱法和稳态荧光法考察了30℃时芘在C-s-C·2Br(s=2,3,4,6)胶团水溶液中的增溶.实验表明芘增溶在C-s-C·2Br的栅栏层中,与此间的季铵头基发生了阳离子(-π相互作用,使得芘的紫外特征吸收波长红移.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特征,胶团结构随着s增大而趋向疏松,造成芘在s=3,4,6胶团中的增溶量明显大于s=2的胶团.这被解释为芘在s=3,4,6胶团中生成了二聚体,但在较为密实
季铵盐二聚表面活性剂C-s-C·2Br(s=2,3,4,6)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在水溶液中生成混合胶团.其临界胶团总浓度cmc值介于二元复配体系中各组分的临界胶团浓度cmc和cmc之间.当添加少量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摩尔分数α=0.1)时,混合胶团中TX-100的摩尔分数均已≥0.4;随着溶液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增大,混合胶团中逐渐以TX-100成分为主.
早在20世纪中人们已关注21世纪将面临人口、能源、资源、环境等危机,我因各种偶然因素,从20世纪60年代中起就参加了国家级的各种战略规划讨论,知道一些情况提出了一些看法,进入21世纪后,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其实细想起来,一个基本的、最原始的理由,还得从地球与生命的形成谈起,40多亿年地球的变迁和造地运动,形成了人类可集中开采的地下金属与非金属的矿藏资源,古生物的沉积与化学变化形成了煤、石油、天然气
采用纤维素降解菌对纤维素降解进行了试验研究,添加镁离子后,镁离子作为激活剂使纤维素降解率提高.本论文研究了纤维素分解率随镁离子量变化的规律,并讨论了此过程pH值的变化.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降解前后镁离子在菌体和降解液中的分布情况,并由此得出镁离子具有降低细胞膜通透性的作用.通过对纤维素粗酶粉红外光谱的分析,发现添加镁离子后使纤维素酶基团没有发生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