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红嘴蓝鹊繁殖生态观察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iann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3月-2009年10月,对山西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红嘴蓝鹊的繁殖及生境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观察区域选择在保护区内山大沟深,人迹稀少的龙须台、二岭寺一带的河谷山林地域,海拔850m左右,面积约1km2.主要植被为油松、落叶松、辽东栎、杨柳树和槐树等针阔混交林带.通过观察发现,红嘴蓝鹊繁殖区为海拔1000m左右的山涧林地及沟谷中,营巢于8-10m左右高的大树杈上.繁殖期从5月中旬开始,共发现6巢.如果没有受到外界侵害,红嘴蓝鹊一般沿用旧巢来孵化,每窝产卵4-6枚,孵卵期为20-22天左右.在孵卧期间,由雌雄亲鸟轮流孵卧,但雌鸟卧卵的时间较长.育雏期约为三周.如窝中孵化卵较少,在4枚以下,18天左右即可全部出壳.幼鸟出壳后,由雌雄二鸟共同哺育.育雏期间,食物构成上以昆虫占多数,此外还有少量花、树叶、种籽等.并得出以下结论:红嘴蓝鹊为杂食性鸟类,但主要以捕食昆虫为主,为人类的益鸟,特别是对林间害虫的危害起到很好的控制和保护作用;在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内产卵时间要比其它地域早一周左右,这可能与气候气候温暖,食物充足,育雏生态环境适宜,亲鸟产卵孵化时间提前有关.
其他文献
大鸨东方亚种是生活于平原地带的大型鸟类,被IUCN列为易危种,分布于东北亚地区的俄罗斯、蒙古、中国、朝鲜和韩国.据2010年统计尚有1500-2200只.在中国该亚种曾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东北平原.应用TreeNet模型,结合大气环流模型和IPCC2007年发布的A2a和B2a气候情景以及1980-2013年大鸨东方亚种越冬分布数据,本文模拟和预测了气候变化在2010-2039,2040-
再引入(reintroduction)是目前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常用手段,也是多数物种保护项目的最终目标.2010年4月~2011年11月,在湖南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再引入研究,包括释放区域选择和评估、人工繁育动物野化训练以及释放后的监测三方面.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查明桃源洞保护区的环境条件适合黄腹角雉生活.通过红外触发相机辅助监测,查明了实
2013年4月-7月,笔者于湖南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内采取样线法和样方法对白鹇的春、夏季生境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春、夏季各测定了35、40个利用样方和26、27个对照样方的21种生态因子,采用生态因子对比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判定春、夏季生境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利用与对照样方中以下3种定性因子的比较表明,春季白鹇对植被类型和坡向有明显选择性(P<0.01),对坡位无选择性;偏向常绿阔叶落叶林和半阴半阳
为了解朱鹮(Nipponia nippon)巢址选择的特点,2013年4月至6月在陕西省洋县采集朱鹮巢址样方119个,对照样方30个.资源选择函数(Resource Selection Functions)分析结果表明,山区和平原地区,朱鹮均倾向于选择树胸径大(平原:177.5±51.8,n=20,山区:105.9±37.4 n=99)的树木.但是,平原地区朱鹮选择最低树枝较高,巢位多为中上(90
血雉(Ithaginis cruentus)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云南西北部、青海、甘肃的祁连山、陕西南部和附近地区的秦岭山脉及尼泊尔、锡金和不丹(郑作新,1978),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012年4~8月,在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并结合野外观察,对血雉春季和夏季的栖息地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莲花山地区的气候特点,将4-5月划分为春季,6-8月为夏季.在不影响其正常活动
作者于2012年、2013年对陕西省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大鸨东方亚种(Otis tarda dybowskaii)越冬生境特征进行了调查,记录利用样方及对照样方各64个,统计栖息地生境中植物种类、植物平均高度、草本盖度、水源距离、最近路距离等15项参数.在调查的实验样方中,68%位于麦田中,22%位于玉米地中,麦田和玉米地是大鸨在越冬区倾向选择的生境.对生境特征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第一主成分中,大鸨
本研究运用最大熵值模型配合不同的环境和气候参数数据集来预测四川旋木雀潜在分布状况,探讨气候变化对该种可能造成的影响。模型预测结果显示:(1)该种的适宜分布区除局限于已知的四川盆地西缘及陕西秦岭山区之外,新发现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山系也存在该种的适宜生境;(2)其适宜分布区完全处于峨眉冷杉、岷江冷杉和巴山冷杉这3种中国特有针叶树分布范围之内;(3)其适宜分布区将在气候变化模拟情景下面临严重丧失的状况,高
一般认为,在热带地区温度增长带来的生态效应相对于寒带地区较小.但是近来有学者认为,热带地区的变温动物所处的温度范围已经接近或达到他们的最适合温度,所以在热带地区,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增长也会对它们的种群增长率产生严重的的影响.虽然在生理方面,恒温动物受到温度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可能并不大,但是温度可能对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以及与其息息相关的其他物种产生影响,因此这种由温度所带来的间接影响则不容忽视,温度增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国亚热带东部最高的山地,森林原生性保存较为完好.2004~2012年,在保护区西北坡海拔300~2 160 m范围,布设穿越所有代表性生境的1条主样线和6条辅助样线,共记录到森林繁殖鸟类188种,占中国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繁殖鸟种数的71.7%.其中物种数在10种及以上的优势科包括鸫科 13种、鹟科10种、画眉科21种、莺科22种,占繁殖鸟总种数的35.1%.按海拔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