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区新农村发展及其模式优化研究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09百年庆典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农村模式研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并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形象性和产业性的课题,这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北京山区新农村发展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是优势与劣势并存,按照"从业人员+经济结构+土地利用"的"三结合"综合分类原则,可将北京山区的农村大致划分为"资源型、农业型、工业型、旅游型、文化型、商贸型和复合型"等7种基本类型。
其他文献
用户得到的经过辐射校正、几何粗校正后的遥感图像,一般都须再经过几何精校正后才能达到应用的要求。
城市空间认知影响因素分析与认知空间格局研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论文基于北京城市空间认知调查问卷数据,引入居民属性等16个变量,利用二值Logistic回归方法,提炼出23个认知地点整体以及交通节点、商业中心、休闲地三种类型地点的认知影响因素,讨论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的传播和使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安全问题的巨大挑战。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但是随着计算机处理速度的提高和并行处理技术的发展,对加密算法进行破译已经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两广地区为例,构建了工业资源环境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方法分别计算出了35地市工业、资源、环境子系统的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拟合,通过协调度计算模型,对两广地区工业资源环境协调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湿地因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环境效益而被誉为"地球之肾",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同时湿地区因其丰富的资源而成为人类高强度经济活动区,并形成湿地农业、旅游业、养殖工业等多种典型的区域产业发展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计算机与新通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应用普及导致的信息传递时空阻碍性的大幅度减低成为区域信息化的标志。计算机普及率以及互联网接入水平成为区域信息化的重要衡量指标。移动电话以其低廉的价格,方便的操作,及时的信息获取在农村信息化推进中作用日益突出。
村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快发展村域经济,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人们也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建三江垦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人文和自然驱动力极为活跃,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引起了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技术区/技术极是当代技术创新的主要区域模式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技术区/技术极既是累积的、路径依赖式增长的历史过程的产物,也是国家技术政策的产物。技术区/技术极通过本地化的创新集群而发展壮大,通过其扩散效应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