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学校(HPS)对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干预研究报告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ingfeng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促进学校(HPS)概念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个完整、系统的健康促进模式。1995年WHO西太区办事处出版的重要文献《健康新地平线》对健康促进定义为:个人及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善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HPS就是健康促进理念在学校卫生领域的重要体现,是近十年来在全球兴起的健康促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完整定义是:在学校社区内,所有成员为保护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有益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包括设置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创造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提供适当的卫生服务,动员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以促进学生健康。HPS在国际上广泛用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及高危行为干预,其效果是肯定的。目前,国内对HP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卫生保健知识的提高,常见病防治,控制肥胖和培养卫生习惯等方面,而用于心理和行为干预的研究较少。本文对引进健康促进学校的先进模式,干预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结果进行了介绍。
其他文献
为了解本市所属学校体卫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本文分别对各市县中小学进行卫生工作调研,对工作环境、场所、人员及器械配备、教材、教案、学生作业进行逐项检查并随机抽样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大气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但是现在人们吸入的不再是纯净清洁的空气,而是增加了某些不定组分的非洁净空气,对人类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大气颗粒物对儿童健康影响进行了研究,虽然目前大气颗粒物污染并不能认为是儿童疾病产生或死亡的首要原因,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但是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大气颗粒物暴露与儿童人体功能改变、儿童非正常的慢性疾病发生、症状恶化以及儿童死亡危险的上升密切相关,提示应进一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的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为了解近年来本区普教系统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水平提供健康教育的依据,本文对教职工体检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西城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统计了从2008年4月至5月本区中小学已婚育龄女教职工经阴道超声检查、未婚女教职工经腹部超声检查,共检查1952人次,其中并发子宫肌瘤为165人,总患病率8.5[%]。本文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了本区在职女教职工各年龄段子宫肌瘤的患病情况,并提出要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病率,提高育龄妇女的健康水平。
教师是教育系统内最重要的资源,保障教师的身体健康,也就位保障了教育的可持续性。为明确教师健康现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健康管理提供数据基础,本文根据在职普教教师的健康体检数据,对教师午餐方式与健康状况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学校性教育是以学校为场所、以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的性科学教育活动。它作为整体教育的一部分,面对的是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青少年。它不等同于性科学和性文化的知识传播,而是具有鲜明的教育学特征。因此,学校性教育的所有教学内容,须视受教育者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要,按照适时、适度和适量原则,通过分层、系统、逐步深入的教育过程传授必要的性知识,帮助儿童青少年从小建立良好的性观念和性行为。中小学校医身处学校性健
健康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涵盖中小学生身体、心理、社会三大方面的生长发育、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心理状况和健康缺陷等不同类别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对个体健康的总体进行综合评估,直接描述其健康状态。本文介绍了儿童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要素体系,包括指标、标准、权重、方法4个方面。
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3年的1.4亿,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国家统计局2000年普查资料显示15-24岁的青少年群体占流动人口的35.3[%]。从农村到城市,这些数量巨大的进城务工青少年不仅远离了原来的居住地,也离开了家乡的风俗习惯和道德约束,经济条件、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但由于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缺乏、自身健康意识的不足、对社会歧视的害怕,使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在中国,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和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小时,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入困境的少年和儿童。根据该定义,2002年民政部门提供的全国流浪儿童数量为15万。他(她)们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昆明和郑州一类的大城市之中。处在社会底层的流浪儿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生活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居无定所,得不到医
本文对哈尔滨市中学生性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了评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条件的改善,青少年性成熟的年龄明显提前,较早进入青春期,但许多青少年不能适时获得与他们年龄、需求和环境相适应的性健康信息和服务。因此,青少年性教育滞后与性问题突显的矛盾日益严峻,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大量干预性性教育研究表明,及时适度地进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性知识水平;预防艾滋病及其它性病的传播;引导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