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来源 :第五届中国西部介入放射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 材料与方法:采用 COOK 公司生产的DBH-100子宫输卵管再通套件,对42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为输卵管近端阻塞者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对输卵管伞端阻塞者经微导管加压通液术. 结果:47支输卵管间质部和峡部阻塞,43支获再通,再通率为91.5%.26支输卵管壶腹部及伞端阻塞行加压通液术.其中2例用超滑导丝分离输卵管伞端,16支获再通,再通率为61.5%.未出现子宫、输卵管穿孔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9例,随访时间为6月~3年零9月,18例宫内妊娠.妊娠率为46.2%(18/39).无异位妊娠发生. 结论: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眶骨-上颌骨-颧骨复合骨折的修复与重建的经验。方法:收治眶-上颌骨-颧骨复合骨折65例,男性50例,女性15例,年龄16~58岁。其中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损伤有,颅脑损伤20例,腭部矢状骨折3例,额骨骨折5例,颅底多发骨折10例,下颌骨骨折2例,肢体骨折2例,眼球损伤2例,视神经损伤2例。65例中,交通事故伤58例,斗殴伤4例,跌落伤2例,其它伤1例。临床表现为面中份不对称,颧面部塌陷,咬合
晚期面瘫是临床较难处理的问题之一,不论是静态法还是动态法都不尽理想。采用颞肌、颞筋膜、帽状腱膜瓣的方法在临床数十例患者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此方法相对较简单,可有动态矫正效果。为了解决颞肌与表情肌肌力不一致及神经传导的强度不一致等问题,尽量取得较好的替代效果,进行了显微解剖及电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根据研究的情况,进行了术式的改良,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效果,减少了对供区的破坏和损伤。
耳廓缺损不仅给病人造成一定的生理功能障碍,如聚音能力弱、传导性耳聋、佩带眼镜或口罩不便等,也给病人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所以他们都渴望得到耳廓再造的治疗。应用用耳后扩张皮瓣覆盖自体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术为25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30侧患耳重造耳廓,虽然手术难度较大,疗程较长,但因手术方案完善,护理方法得当,全部获得了满意效果。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肝肾囊肿硬化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CT引导下肝肾囊肿囊腔穿刺,囊液抽净,1%的利多卡因囊腔麻醉后,注入无水乙醇,量为囊液的1/4~1/5,变化体位保留15~20分钟后抽净,再次注入无水乙醇5~10ml保留.结果:肝肾囊肿154个,治愈121个,明显有效30个,有效3个,治愈率78.75%,有效率100%.肝囊肿16例,16个囊肿,治愈率75.00%,有效率100%,肾
目的:探讨臭氧、胶原酶联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材料与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64个椎间盘,用21G无损伤酒精穿刺针在X光定位下穿刺至椎间盘后1/3处,绶慢注入60mg/L臭氧气体15ml/间盘,注射后5分钟内CT扫描了解臭氧在椎间盘内分布情况,同组病例37个椎间盘臭氧治疗术后第3~5天穿刺至病变椎间盘突出物位置,造影确认后,注入胶原酶600
目的:总结臭氧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体会.材料与方法:经 CT 螺旋扫描、经MRI(颈椎间盘及部分腰椎间盘)确诊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3例.其中腰椎308例,颈椎125例,男252例,女175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54.2岁.病史最长30年,最短半月.病变部位分别在C(3~4)、C(4~5)、C(5~6)、C(6~7)、C(4~5)L、L(5~S10).在DSA监控下定位穿刺至病
Mixter和Barr于1934年通过手术证实和治愈了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的坐骨神经痛,同年Love成功地进行了硬膜外椎间盘切除术。随后的70多年中,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各种方法不断涌现,尤其椎间盘突出症的各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不断被应用于临床,并且已成为一种趋势。适应症选择的基础是影像诊断的准确性与临床体征、症状的相吻合。笔者曾遇到临床体征、症状十分明显,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时性覆膜内支架在治疗贲门失迟缓症不良效果方面的因素和解决的方法.材料与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以来所治疗的28例贲门失迟缓症经治疗已满1年以上的患者,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者64岁,最小者15岁,病程最长27年,最短1年.全部病例经食道钡餐检查,影像学诊断.支架选用国产覆膜可回收自膨式支架,采用一步法置入.置入时间2周或者3周.术后对症处理及口服0.9%NS.250ml加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治疗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按统一的选择标准(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幅度在10mm以内、压迫硬膜囊或/和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对行臭氧盘内注射术加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41例病例进行复诊、书信、电话等方式随访观察,随访时间和例数分别为:2~3个月(近期
目的:探讨CT导向脊椎病变穿刺活检的意义及成败经验.材料与方法:12例脊椎活检中,胸椎9例,腰椎3例,病变累及椎体及其附件、肋骨等部位.CT扫描确定穿刺部位及路径后,CT扫描监视穿刺针的走向,达预定位置后取材送病检.结果:12例中11例有明确的组织学及细胞学结果,1例病理未能定性,3例组织学与细胞学病理类型不同.无并发症出现.结论:CT导向脊椎穿刺活检是安全可靠、诊断正确率高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