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山地水稻联合收割机研制

来源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价格、功能和体积是制约山地丘陵地区农机推广使用的瓶颈。一方面,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需进行大规模生产,设计的机型必须能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因而功能就比较完备;另一方面,对具体的用户,并非需要机器提供的所有功能,为多余功能所付出的费用等于浪费。本文首先对山地农业作业机进行了产品族规划,通过基于目的手段关系的功能分解划分了产品族的核心模块和外围模块,并确定了产品族的结构总体布置方案,为具体作业机的模块化设计奠定了基础。然后,以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块的划分和组合实现了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模块化设计,为快速配置不同性能的机器提供了一种实现方案。样机行驶速度 0.3-0.5m/s,喂入量0.4-0.6/kg/s,割幅800mm,整机重量210kg。
其他文献
大城市边缘区是人口、用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发展最无序的区域。本文基于城市边缘区有序协调发展的机理,综合运用影响程度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判等方法,从时间、空间、数量和功能等四个维度上评价并分析了北京城市边缘区三个典型乡镇(旧宫镇、长陵镇和永清镇)发展的有序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旧宫镇的有序协调程度最高,其次是长陵镇,永清镇最低。
该文利用高压直流电源建立了空间电场,采用测量泄露电流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异极距下空间电场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湿度及高压直流电源电压一定的条件下,不同异极距下空间电场分布曲线形状相同,电极线距离越近,泄露电流越大;反之电极线距离越远,泄露电流越小,泄露电流与电极线距离成非线性关系。得到了在铅垂面内异极距对距电极线相同位置处的泄露电流大小和泄露电流接近于零点的位置无影响,在垂直方向电极
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以青菜和大白菜为供试作物,分别施入土壤重量1%和2%的干鸡粪,分析种植前后的土壤Cu、Zn 含量和收获蔬菜中Cu、Zn、Pb、Cd 和亚硝酸盐含量,研究其对青菜和白菜品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Cu、Zn 含量随鸡粪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两种蔬菜中Cu、Zn、Pb 含量随鸡粪用量的增大而增加,Cd 含量受鸡粪用量的影响不大;亚硝酸盐含量均未超标,在高施肥量情况下,两种蔬菜
为了方便且准确地测定油菜茎秆之间的连接力,本文以湘杂油1613 号油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测定油菜各级茎秆及角果连接枝直径,借助微机控制万能材料试验机平台,设计了一种可用于测定油菜各级茎秆之间连接力的夹具,最后将该夹具安装于 SANS-CMT6104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夹具能够较好的夹持试验油菜部位,并提供试验载荷,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开槽夹具和角度可调夹具能完成湘杂油1
为了实现应用高压静电杀灭农作物害虫的设想,该文设计了一种高压静电灭虫装置,确定了直流高压控制电路与升压方法以及灭虫参数。以茶树害虫茶尺蠖和茶小绿叶蝉为杀灭对象,进行了放电性能和杀灭害虫的试验。结果表明,当高压静电灭虫器的电极直径为0.5mm,电极间距为40mm,使用电压为30~50kV 的电压范围内,击穿距离取25~30mm 时,对茶小绿叶蝉的杀灭率为2.3%~12.8%,对害虫茶尺蠖的杀灭率可达
针对东南烟区烟叶钵苗的特性、移栽农艺要求和作业环境,通过对影响移栽株间距、栽直率、移栽坑深度等因素的分析,探讨适用于东南烟区烟叶钵苗移栽机的投苗轨迹和零速移栽原理。在借鉴吸收国内外钵苗移栽技术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已研发的多功能底盘;阐述设计移栽机的主体结构,并运用CATIA软件,设计投苗机构、移栽成穴组件等移栽机关键部件。为东南烟区烟叶钵苗移栽机的设计、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在嫁接育苗体系中, 如何利用标准化苗实现自动供苗成为该体系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定向播种是生产标准化苗的前提条件。  本文以南瓜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大粒种子方向的判断方法。研究方法为利用CCD 彩色摄像机采集种子的原始图像,通过二值化得到种子的二值图像。在二值图像上分别获取种子惯性长轴上的两个边界点,然后分别选取以两个边界点为基准的向种子内部延伸且具有相同面积的矩形。比较两个矩形内种子的面积,利用种
为了确定轴流式脱粒装置的主要工作部件的关键参数,在自行研制的试验台上进行了正交试验,分析了脱粒装置的风速,滚筒转速,前进速度,离地高度对切向喂入的水稻轴流脱粒装置水稻损失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参数优化,得出了最佳工艺参数为风速6.3m/s、滚筒转速618 r/min、前进速度 1.0m/s、离地高度55cm。
秸秆揉碎是目前许多地方用于秸秆加工的一种方法。它的推广和应用,为我国秸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大力发展秸秆养畜提供了良好地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文章通过对秸秆揉碎机具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相关的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机具的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工作性能得以改善;通过对揉碎的秸秆进行后续再加工和相应的处理等试验研究,形成了适合秸秆利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为秸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拓宽了途径。
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以清秸覆秸装置的齿排布、转速、作业速度和挡板角度为影响因素,以清秸率、覆秸均匀度和覆秸宽度为目标函数,对播种机清秸覆秸装置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齿排布3-4-3、转速400r/min、作业速度4.5km/h、挡板角度75°组合时,清秸率达97.0 %以上、覆秸均匀度达1.5、覆秸宽度达3.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