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四个光伏电站运行发电量的对比与分析研究

来源 :第13届中国光伏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针对海外光伏电站的投资与建设渐渐多了起来,而希腊光伏市场因为光照资源丰富,政府对光伏发电的电价补贴高而吸引了很多中国光伏投资商.本文以中水电国际投资公司在希腊投资建设的4个共计18MWp光伏电站发电量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比了自从建成后各个电站4个电站的发电情况,以及分析了可能产生同样规模电站发电量有所差别的原因,同时也简要给出了国外光伏项目中PR值的计算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大口径非成像菲涅尔反射聚光镜的聚光光伏电热联供系统.这种大口径菲涅尔反射聚光镜可取代蝶式玻璃自由曲而反射聚光镜,在光伏电热联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阐述了具有光伏发电及热能转换利用功能的接收器的设计,报道了基于非成像菲涅尔反射聚光镜的光伏发电及热能转换利用机理,并通过实验进行了初步研究.
ZnO不但来源广泛、晶型单一、合成简单,而且具有和TiO2类似的能带结构(带隙为3.37 eV)、接近的电子注入效率和高的电子迁移率,被认为是一种可替代TiO2的电极材料.然而,染料敏化ZnO太阳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仍明显低于TiO2,主要原因之一是ZnO化学稳定性远低于TiO2,耐酸碱性差.Horiuchi等在ZnO光阳极薄膜表而发现染料和Zn2+离子的聚合物.本文对弱酸性N719染料敏化的ZnO
在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中,单掺杂量子点的应用不能同时改善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为了同时改善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将双掺杂PbS/CdS共敏化剂用在了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中.实验结果显,PbS与CdS均掺入In原子之后,光吸收特性在近红外区出现了明显的吸收峰.IPCE值最高为50%,而且在1100nm处还保留了10%的转换.使用Pt作为对电极,短路电流密度高达27.01mA/cm2.与未掺杂的PbS
本文利用溶液腐蚀法及阳极氧化法在金属Ti片上制备了纳米线(NM)、纳米花(NE)、纳米棒(NR)和纳米管(NT)多种形貌的TiO2纳米结构,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SILAR)在多种TiO2纳米结构上敏化了CdS和CdSe量子点,并将其作为光阳极组装QDSCs.研究结果发现,利用上述纳米结构光阳极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纳米颗粒光阳极在长波方向的光收集效率,其中基于TiO2纳米管光阳极的QDSCs具有最
利用硅量子点配制了能够进行喷墨打印的硅量子点墨水.通过控制喷墨打印参数,在成品多晶硅太阳电池表面打印了硅量子点墨水.待硅量子点墨水中的溶剂挥发后,得到了多孔的硅量子点薄膜.首次展示了硅量子点的光下转换作用对太阳电池效率提升的贡献.同时发现硅量子点薄膜的多孔性结构具有减反射作用.硅量子点的光下转换和硅量子点薄膜的减反射共同促成了多晶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明显提升(即从最初的17.2%提高至17.5
为了提高TNRs-DSCs的光电转换效率,可以通过降低纳米棒的直径,提高纳米棒的密度,进而提高TNRs的比表而积和染料吸附量来实现.本文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在F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TiO2种子层,然后通过水热法合成TNRs.X射线衍射测试显示种子层可有效增强TNRs的(002)衍射峰强度,获得的TiO2纳米棒阵列(S-TNRs)取向性更好.通过扫描电镜测试发现,纳米棒的直径由100nm减小至50nm
双面玻璃晶体硅光伏组件具有美观、透光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太阳能智能窗、太阳能凉亭和光伏建筑顶棚、玻璃幕墙(BIPV)等领域.本文主要对双面玻璃晶体硅光伏组件封装关键工艺进行研究,以消除层压过程中出现的气泡等不良现象,进一步推动相关产品的低成本应用.
介绍了国际上最新的太阳电池、组件实验室效率和产业化效率;介绍了我国的多种类型太阳电池研发和产业化的最新进展,包括单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非晶硅太阳电池、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砷化镓太阳电池、碲化镉太阳电池、铜铟镓硒太阳电池、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等,以及未来国内外对新型高效太阳电池的技术创新趋势.
分析了涂覆型背板与其他类型的背板相比的优劣势,并对其在太阳能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光伏行业对封装材料的标准以及认识.基于欧美双反政策的出台,倒逼组件商急切地寻找性价比更高的原材料.作为太阳能电池组件重要组成部分的封装材料,一年来也推出了很多性能优异的品种,如POE胶膜、TPE背板、涂覆型背板、胶膜背板一体化材料等.其次,介绍了涂覆型背板的化学结构、制备方式以及内外
描述了背板及EVA的发展历程,从中可知,组件背面封装材料的发展方向是背板与EVA材料的一体化.从组件用封装材料角度来讲,背板EVA一体化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一是:有利于发挥EVA与背板的耐紫外协同作用;二是:有利于设计背板的反射率性能,TPE背板的高反射率不是真反射率;三是:有利于开发高阻隔性的背板,背板与EVA共同发挥阻隔性能;四是:解决EVA与背板匹配性问题,避免特殊背板内层材料促进EVA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