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影像学测量对后踝骨折关节面损伤程度的评价及其差异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qiu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常规侧位X线计算方法、CT二维图形面积计算方法、CT三维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对后踝骨折块大小测量的精确性及差异,为临床评估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50例踝关节损伤伴后踝骨折患者.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传统方法,在踝关节侧位X线片中,以前后径所占长度的比值代替后踝骨折块占胫骨远端关节面的比值;2、在二维CT横断面图像中,应用二维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测量损伤面积比值;3、应用Mimics16.0及踝关节CT原始数据进行踝关节三维重建并测量损伤面积比值.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以x±s表示,横断面CT图像测量结果分别与X线片及三维图像测量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测量的信度采用ICC进行评价.结果:排除6例在侧位X线及3例在横断面CT图像与三维重建图像中无法进行有效比值测量,共对41例踝关节侧位X线、横断面CT图像以及三维重建图像进行了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侧位X线片中后踝骨折块所占面积比值为(20.7±9.1)%,横断面CT图像所测面积比值为(25.9±10.7)%,三维重建图像所测面积比值为(26.7±10.6)%(P<0.05);X线片的观察者内一致性ICC为0.903,横断面CT图像为0.962,三维重建为0.982.结论:横断面CT图像测量方法排除了内踝截面对比值的影响,且测量的可靠性及可重复性均高于侧位X线片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后踝骨折形态的可观察性,并且测量步骤与难度较三维重建有所减少及降低,值得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现代医学影像学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CT、MRI及超声等数字化成像技术获得的人体信息可在计算机图像处理工作站上直观地表现三维乃至四维效果,提供以传统技术手段无法获取的结构信息. 一、三维图像显示与可视化化图像 影像学信息通过三维重组技术,使临床医学发展到无创、直观、任意平面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立体结构.将任何抽象的事物或过程用图形图像形式表达,称为“可视化”.二者结合,出现了容积再现和表面再现技术,临床
目的 根据建立的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累及1/5、1/4、1/3及1/2的踝关节面的后踝骨折模型,探讨不同损伤对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获取一名30岁男性志愿者的右足螺旋CT扫描图像,通过Mimics、SolidWorks及Simulation等软件进行骨骼的三维重建、模拟韧带连接及生成关节接触等,分别建立正常踝关节、后踝骨折累及1/5、1/4、1/3及1/2的踝关节面的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中
目的 通过归纳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椎动脉V3段变异的特点,研究简单畸形与复合畸形患者不同类型椎动脉V3段变异发生率的差异,探讨此类患者术前进行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的必要性。方法 整理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进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的影像资料,归纳椎动脉V3段变异的特点;根据是否存在颅颈交界区骨骼畸形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
目的 脊柱作为人体的支柱内脏的内脏的保护组成,对人体具有重要意义,而脊柱损伤对患者威胁巨大,甚至危害到患者生命.临床上医护人员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着重治疗及护理.通过对脊柱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路径健康教育,对改善患者症状有一定益处.因此,要探索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在脊柱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4年与2015年10月之间,实施围手术期路径健康教育前后患者,随机调查100例,将其分为
目的: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可靠性高、操作简便且微创的优点,但PFNA术后较大的隐性失血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评估氨甲环酸降低PFNA术失血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我们共纳入2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130例,切皮前20分钟给予10mg/kg体重的氨甲环酸静脉滴注,术后3小时追
目的:2012年5月—2016年7月我们采用以色列夏普兰半导体激光系统技术,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通过激光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病人(discogenic low back pain, DLBP)11例,近期观察显示效果满意。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
目的 观察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心理干预效果,指导临床心理护理。方法 由临床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及沟通能力强的主管护师和护师各一名对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入院24h内进行入院前一周心理状况问卷调查并作SAS评分,住院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形式的护理干预,然后在出院时再次对患者进行SAS评分比较。问卷在被研究对象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以降低失访率。将90例符合条件的入院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入院顺
目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使用骨水泥型假体时,骨水泥是通过与骨组织形成微交锁的结构,来实现机械固定,但随着时间延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骨界面可能会出现松动。本课题组之前的实验研究发现,在PMMA骨水泥中加入质量分数15%的矿化胶原(Mineralized collagen,MC),可以提高骨水泥的生物活性和成骨活性,在兔股骨缺损模型和MG63细胞共培养实验均获得证明。同时添加了矿
目的:牵引术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位,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的治疗方法.颈椎骨折是由外力突然作用于患者的颈部而引起,重者可致颈髓损伤.颅骨牵引是临床上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特别是伴有脊髓损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颅骨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患者,但颅骨牵引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并且骨钉置于颅骨两侧,为保持有效牵引,头颈部不能随意活动,处于绝对被迫卧位,故颈椎骨折颅骨牵引病
目的 探讨"L"型钢板后置治疗胫骨远端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后置"L"型钢板 ( AO)内固定+植骨的方法治疗8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不连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 6例 ,女 2 例 ;年龄22~65岁,平均41 岁.初次外伤至此次骨不连手术时间为 1.1年.伤后行外固定支架治疗2例,钢板内固定治疗 5例,髓内钉治疗 1例.6 例为非感染性骨不连,2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