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壁庄水库副坝防渗墙塌坑原因工程地质分析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aa29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是水利部重点工程之一.副坝垂直防渗墙面积是30万平方米,为全国单项工程之最.由于副坝多年以来带病运行、工程地质条件恶化、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防渗墙平均深度达54.40m,施工以来多次发生严重漏浆及坍塌,仅规模较大的就发生了六次,引起水利部和河北省领导的高度重视.本文就黄壁庄水库副坝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说明、塌坑前后的工程地质条件的比较,力求对塌坑原因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地下建筑物围岩工程地质特性主要取决于岩体的强度、完整程度及环境应力条件.而岩体强度是在岩石强度的基础上,受不连续结构面控制,风化卸荷及地下水作用后而形成;依据上述各因素对引起小浪底地下建筑物围岩工程地质特性差异程度的不同,本文以岩石强度及其组合特征作为围岩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结合其他影响因素,对围岩质量进行分类研究.
本文阐述了大坳水利枢纽堆石坝址右侧溶洞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并结合工程特性提出了工程处理的措施.
把东平湖围坝10+471~55+000段作为研究坝段,较为全面的论述了围坝区的基本工程地质条件,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问题,坝基不良地质体等.评价了坝身质量.
根据岩体裂隙扩展规律提出了扩展模式的判定准则,利用裂隙的附加柔度张量建立了统一岩体初始损伤状态和两种演化模式的最一般情况下的本构模型.该模型能够反映出岩体材料所固有的弹性非线性和弹塑性耦合的性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表明该模型能够解决采用常规数值模拟方法难以解决的工程中的难题.
本文根据近两三年规范、规程的修订情况,特别是新版土工试验规程在土工试验方法上的变化,对水利工程土基勘察参数的取值问题提出作者的看法.
白眉水库引水洞全长11.491km,为马蹄型或城门型,分6个标段,采用人工钻爆法施工,共有8个工作面,最长单头掘进2.716km,通风、排水、出渣均有很大的困难,经各参建单位共同努力,研究制定了较符合实际的施工方案,各工作面日均进尺达5m以上,光爆残留孔保存率达90﹪,工期提前4个月,节省投资150万元,其施工组织、钻爆方面的经验可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中推广.
本文对紫阳县城东三岔路口变形山坡崩塌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在对山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有限元分析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提出了削坡除险后边坡锚喷加固的范围和深度.
本文提出了在裂隙岩体内,特别在陡倾角裂隙岩体内,用铅直孔进行压水试验时,岩体透水率有随钻孔穿越裂隙的多少而有随机变化以及仅用这个指标进行防渗帷幕灌浆设计是不妥的见解.文章在分析断层影响带、砂页岩互层、黄河"千层饼"土层和裂隙的透水性各向异性等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工设计和工程水文地质人员,充分分析这种特性,设计防渗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地下水排水、堤基加固、岩体锚固等,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节省大量投资
在坝址比选勘测过程中,基本查明坝址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其对工程的影响程度,是本阶段勘测工作中重点.本文通过大西沟水库左坝肩潜在不稳定体边坡分析,基本确定其稳定状态,为设计最终选定坝址提供了较为充分的证据.
文中简要叙述了坝基地层结构、岩溶发育情况、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动态变化.在分析副坝病险情况和坍塌事故发生原因时,对副坝基础的环境条件、坝基各地层的渗透破坏特征、岩溶渗漏及其所引发的渗透破坏过程直至导致坍塌事故发生,作了比较详实叙述.对于病险和坍塌事故处理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最终处理的长期效果作了分析,建议进行长期监测确保工程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