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总苷、赤芍总苷及丹参总酮对微波辐射后H9c2心肌细胞心肌酶谱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中青年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tianshyi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赤芍总苷及丹参总酮对微波辐射后H9c2心肌细胞心肌酶谱改变的保护作用。方法: H9c2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皿中,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辐射对照组(R)、1mg/l给药组(L)、3mg/l给药组(M)、9mg/l给药组(H)。培养48h后,C及R组分别给予与给药组等比体积的DMSO和生理盐水混合液,给药组分别给予上述3种活性成分的3个药物浓度,每种样本重复5次。给药48h后,采用平均功率密度为30mW/cm2辐射上述各组细胞,辐射时间为6min(正常对照组仅放置于辐射台上6min,不给予照射)。辐射后30min收集各组细胞的培养基,采用CK、LDH测试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CK及LDH的含量。
其他文献
目的:在前期纳米二氧化钛对RAW264.7细胞miRNAs表达谱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与纳米二氧化钛毒性密切相关的miR-29b开展生物学功能及调控机制研究.方法 应用100 μ g/ml 21nm纳米二氧化钛对RAW264.7细胞染毒后,运用qRT-PCR检测miR-29b的表达量,和测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DIANA-mirPath对miR-29b进行信号通路分析,经转染mi
目的:人暴露于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 m的颗粒物质(PM2.5)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伤,并伴随凋亡、自噬等生物过程的发生,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研究探讨在细胞水平, PM2.5暴露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自噬等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将状态良好的HBE细胞种入六孔板,当细胞密度达到50%至70%时分组进行染毒:阴性对照组(正常DMEM培养基培养),阳性对照组(含500nmol/ml雷帕霉素和1
目的:探讨1.0 μmol/L亚砷酸钠长期作用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细胞)、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致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过程中内质网凋亡通路相关蛋白在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方法:以实验室前期建立的HBE、HaCaT细胞恶性转化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质网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改变.结果:随着染毒代数的增加, CHOP的蛋白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P-JN
目的:探讨Nrf2-NQO1信号通路在砷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细胞)恶性转化中对顺铂敏感性的作用.材料与方法:以1.0 μ mol/L亚砷酸钠长期染毒HBE细胞,43代细胞发生恶性转化.采用RNA干扰技术分别降低恶性转化细胞中Nrf2和NQO1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rf2、NQO1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过氧化氢对HtBE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MTT法检测顺铂对细胞的
目的:随着微波技术的广泛应用,微波辐射引发的健康威胁备受关注.脑是微波辐射损伤最敏感的靶部位,而线粒体是最早累及的细胞器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建立了微波辐射致神经元线粒体损伤的模型,发现微波辐射后神经细胞中HIF-1α表达增加,其激活可改善线粒体功能.但微波辐射后HIF-1α影响线粒体功能的调控机制未明,作用靶点不清.Akt/mTOR通路是一条与HIF-1α蛋白表达和增强HIF-1稳定性密切相关的
目的:研究心肌细胞内Ca2+和ROS含量在不同剂量微波实时辐射后改变情况,为阐明微波辐射致心肌细胞损伤的机制、寻找敏感指标和防治提出新思路。方法:培养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4W/Kg微波辐射组和60W/Kg微波辐射组。于辐射前将ROS、胞浆内游离Ca2+分别复染于3组细胞内;另将内质网和线粒体中Ca2+分别复染于新的3组细胞内。将上述细胞放置于微波实时照射装置进行辐射,辐射剂量分
目的:本研究选取10-(2,5---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酰杂菲-10-氧化物(DOPO-HQ)作为PBDEs潜在的替代品,详细评估DOPO-HQ的毒性(包括水生、陆生和微生物毒性)、持久性和蓄积性,并与PBDEs以及典型的替代物进行比较,以期对其进行较全面的初步环境风险评估。方法:以欧盟REACH化学品注册系统的安全评估方法为基础[1],参照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化学品
会议
目的:研究下调长链非编码RNA-UCA1的表达对胃癌BGC-823细胞周期、凋亡、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的影响.方法:以胃癌BGC-823细胞与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qRT-PCR检测细胞株UCA1的相对表达水平.应用慢病毒转染技术筛选UCA1干扰BGC-823细胞株.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UCA1干扰对BGC-823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为邻苯二乙基己酯(DEHP)的主要代谢中间产物,且MEHP较DEHP毒性大,研究表明,DEHP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但机制不清.本研究拟观察MEHP对人源心肌(AC16)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实验皆采用20-30代贴壁生长24h的AC16细胞,并确定各染毒剂量为:0、53、64、83、100、120μmol·L-1;染毒时间为24h.MTT法测定AC1
会议
目的:探讨环状RNA100284 (circRNA100284)和微小RNA-217(miR-217)在亚砷酸钠(NaAsO2)急性处理人表皮(HaCaT)细胞所致细胞周期改变中的作用,为发现砷化物所致细胞损伤的生物学机制及寻找新的早期生物学标志提供科学线索.材料和方法:将0.0或1.0 μ M NaAsO2处理24 h的HaCaT细胞和1.0μ M NaAsO2处理30代所致恶性转化HaCaT细